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路無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商君:商鞅(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孫,名鞅,戰國時衛人,或稱「衛鞅」。少好刑名法術之學,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為相,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國富強後,因功受封於商,號為商君。其人用法嚴苛,樹敵眾多,孝公卒,遂被車裂而死。 (2) 秦:周朝國名。嬴姓,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以為附庸。嗣後屢經遷徙,至秦襄公始立國。傳至秦孝公時定都咸陽,國勢日益富強,為戰國七雄之一。迨始皇統一中國,乃代周而有天下。 (3) 諱:避開、顧忌。 (4) 私:偏愛、袒護。 (5) 黥劓:音ㄑ|ㄥˊ |ˋ,古代刑罰名。黥,在犯人面、額等處刺字塗墨。劓,將犯人鼻子割去。 (6) 期年:一周年...
露尾藏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全名《桃花女破法嫁周公》,共四折一楔子,內容敘述河南雲陽村的任二公,有一個女兒名叫桃花,擅長陰陽法術,又有一個名叫周公的人,擅長卜算。周公自負卜算之術十分靈驗,桃花女卻兩次讓卜算失靈,周公因而妒恨在心。於是周公設計強娶桃花女為媳,又暗中佈下各種法術欲陷害她。在第二折中,周公預言家中的僕人彭大陽壽將盡,結果過了時辰,彭大卻沒有死。周公心中疑惑,一問之下,知道是桃花女幫彭大延長了壽命。周公心中十分生氣,想出一計準備報復,便要彭大送聘禮給任二公,卻要彭大假稱是自己要給桃花女的謝禮。彭大不知這是周公的詭計,念及過去周公待他不薄,如果自己還畏畏縮縮「藏頭露尾」的,怎能算是知恩報恩之人呢?就答應了。這...
詐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騙人的法術、方法。如:「金光黨擅長利用人們不勞而獲的心理,以詐術騙人錢財。」
仙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仙人神奇變化的法術。如:「點石成金是傳說中的仙術。」
點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法術變化事物。《西遊記》第二一回:「他既奉法旨暗保師父,所以不能現身明顯,故此點化仙莊。」《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學生家事雖寒,數千之物還儘可辦。若肯不吝大教,拜迎到家下點化一點化,便是生平願足。」
童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未成年的女孩。《後漢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傳.齊武王縯傳》:「嫺都性婉順,自為童女,不正容服不出於房,宗族敬焉。」
2.處女。
興雲吐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雲霧。《三國演義》第二一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比喻法術高明。《孤本元明雜劇.那吒三變.頭折》:「此鬼興雲吐霧莫測,利害利害。」也作「興雲作霧」。
披毛求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吹毛求疵」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大體》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1>,託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2>;不逆3>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4>,不洗垢而察難知5>。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注解〕 (1) 法術:戰國時代法家所謂「法」與「術」的合稱,亦可統指法家的學術。法,指國家規定賞罰的律令。術,指君王統御臣下的方法、策略。 (2) 權衡:稱量輕重的工具。比喻為衡量事物價值的標準。權,秤錘。...
勢不兩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勢不兩立」。見「勢不兩立」條。01.《韓非子.孤憤》: 「故資必不勝,而勢不兩存,法術之士,焉得不危?」02.《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得報懇惻,知與休久結嫌隙,勢不兩存,欲來歸附。」 
塗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商君:商鞅(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孫,名鞅,戰國時衛人,或稱「衛鞅」。少好刑名法術之學,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為相,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國富強後,因功受封於商,號為商君。其人用法嚴苛,樹敵眾多,孝公卒,遂被車裂而死。 (2) 秦:周朝國名。嬴姓,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以為附庸。嗣後屢經遷徙,至秦襄公始立國。傳至秦孝公時定都咸陽,國勢日益富強,為戰國七雄之一。迨始皇統一中國,乃代周而有天下。 (3) 諱:避開、顧忌。 (4) 私:偏愛、袒護。 (5) 黥劓:音ㄑ|ㄥˊ |ˋ,古代刑罰名。黥,在犯人面、額等處刺字塗墨。劓,將犯人鼻子割去。 (6) 期年:一周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