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嗟來之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齊國發生了大饑荒,有個叫黔敖的人,在路邊放置飲食接濟路過的難民。當有個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疲憊的腳步,跌跌撞撞地走來時,黔敖便拿了食物和飲水喊他:「喂!來這裡吃東西!」那個人抬起臉瞪著黔敖說:「我就是不接受這樣無禮的施捨,才會餓到這種地步!」黔敖立刻為自己的態度道歉,但那個人卻不接受,仍堅持拒絕進食,後來終於餓死了。當時曾子聽了這件事後,不太以為然,他說:「用不著這樣吧!若招待的人真的很不禮貌,你可以拒絕,但人家都道了歉,就可以接受啊!」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嗟來之食」,用來比喻以不禮貌的態度招呼人來吃的食物,後則泛指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楊柳科楊屬喬木。與柳相似,樹幹端直。葉為螺旋狀著生,葉脈呈掌狀或羽狀,葉柄長而左右扁薄,前端具有蜜腺。種子為倒卵形或卵形,呈淡褐色。生長快速,用途頗廣,主要為製紙及火柴桿的原料。種類繁多,如銀白楊、毛白楊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泛指具彈性、可伸縮或形狀圓長堅韌的物體。[例]鋼筋、橡皮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某些爬蔓植物。如女蘿。
殺身成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例句4 近義5 反義 解釋 原指犧牲生命以成全仁義。後泛指為了正義或崇高理想所做的犧牲。 出處 論語 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例句 我們能有今天,是因為有多少英雄前仆後繼的殺身成仁,我們應對其保持著崇敬的態度。 近義 捨身取義 寧死不屈 反義 苟且偷生 貪生怕死 靦顏借命
蛤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雙殼綱蛤蜊科蛤蜊屬的動物。具有兩片同樣大小的殼,呈卵圓形或三角形,黃褐色,殼面光滑,有同心環紋。斧足發達,可行走及挖沙。多生活於淺海泥沙中。肉可食用。[例]媽媽煮了一道蛤蜊冬瓜湯,味道十分鮮美。 △蛤蚌、蛤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由人或物組合成像牆的部分。如:「人牆」、「電視牆」。
執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上指將人、現象、思想、經驗等視為真實不變,而生起貪著的心態。後泛指堅持某一觀點而不改變。《水滸傳》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橫執著,不會週全人,倘或見了兄長,沒個做圓活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泛指牽涉到法律或政治的事件。[例]命案、訟案、五三慘案
直搗黃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痛飲黃龍注音︰ㄊㄨㄥˋ |ㄣˇ ㄏㄨㄤˊ ㄌㄨㄥˊ漢語拼音︰tòng yǐn huáng lóng釋義︰泛指打敗敵人而開懷暢飲。見「直搗黃龍」條。 01.《精忠岳傳.第七七回》:「丹心誓補前人事,浩氣臨戎不顧身;痛飲黃龍雪舊恥,平吞鴨綠報新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