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5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迎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迎敵作戰。《戰國策.趙策二》:「今宣君有微甲鈍兵,軍於澠池,願渡河踰章,據番吾,迎戰邯鄲之下。」《三國演義》第一回:「賊眾迎戰,玄德引軍便退。」
馮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徒步渡河。比喻有勇而無謀。《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北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名。宋陸游六十四歲時於山陰所寫。七言絕句。全詩:「北望中原淚滿巾,黃旗空想渡河津,丈夫窮死由來事,要是江南有此人。」表現出愛國詩人悲天憫人的胸懷。
剛褊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剛愎自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宣公十二年》載,春秋魯宣公十二年時,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晉國於是派荀林父等人率軍前往援助鄭國。當晉軍正要渡河時,卻聽說鄭國已經和楚國講和,而統帥荀林父在分析形勢後,認為不能輕率地進軍與楚國交戰,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國。然而大將先縠(ㄏㄨˊ)卻不聽指揮,自行率領軍隊渡過黃河,去追擊楚軍。荀林父發覺後,已無法阻止,只好下令全軍前進。楚王聽說晉軍已經渡河追來,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孫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命令軍隊繼續南撤回國。但是大夫伍參卻力勸楚王應該出兵與晉軍交戰,他認為晉軍的荀林父才剛新任統帥,威信不高;而將軍先縠又固執剛愎,不聽指揮;其餘將領也都意見...
得不補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得不償失」。見「得不償失」條。01.《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權遂征夷州,得不補失。」02.明.馮夢龍《智囊補.卷一二.膽智部.識斷》:「故一雖深入而無得,方破德清一城,而得不補失,未戰而困,若無許多經略,則渡河真孤注矣。」 
望洋之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端:邊、岸。 (2)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黃河水神。相傳為華陰潼陽人。其人成為河伯之說有二:一說因渡河淹死,被天帝封為水神;一說因服食八石、得水仙而成神。 (3) 旋:回轉。 (4) 望洋:洋,陽的假借字。望洋,連綿詞,仰視的樣子。或作「望陽」、「望佯」、「盳(通望,音ㄨㄤˋ)洋」、「望羊」。在這則寓言故事中,主要是河伯與北海若的問答,後人或因河、海對舉,遂解「望洋興嘆」之「洋」為「海洋」。 (5) 若:海神名。 (6) 野語:民間的諺語。
白魚入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王渡河,白魚跳上船的故事。典出《史記.卷四.周本紀》。後比喻用兵必勝的吉兆。《三國志.卷二五.魏書.楊阜傳》:「武王白魚入舟,君臣變色。」
凌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春時期,因上游冰雪融化,造成河流水位猛漲的現象。如:「在凌汛期間渡河特別危險!」《清史稿.志一○三.永定河》「十六年,淩汛水發,全河奔注冰窖隄口。」
泥馬渡康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逃亡獲救的故事。構原為金人的人質,後趁機脫逃,倦極而息於崔府君廟,夢見神人,告以金人追騎將至,宜速去,已在門外備馬等候。康王驚醒,門外果有一馬,便躍而南馳,日行七百里。渡河後馬不再往前奔馳,下馬視之,竟然是一匹泥馬。後有「泥馬渡康王」的傳說。見《精忠岳傳》第二○回。
於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表示轉折。微:無。 (3) 寡人:古代國君自稱的謙詞。 (4) 待:接納。 (5) 濟河:渡河。 (6) 盟府:保存盟約的地方。 (7) 魏絳:春秋時晉國大臣。生卒年不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