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眈眈虎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虎視眈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經》是《周易》的別名。頤卦的卦象為䷚,象張開的口,牙齒可見。下卦為震,象雷,象咀嚼時運動的下顎;上卦為艮,象山,象咀嚼時靜止的上顎。此卦闡釋養人養己的正道。頤卦中的六四,為以上養下之象,如老虎般威嚴地注視著在下的人,希望自己的心敦實守正。這樣做就不致產生災禍。後來「虎視眈眈」演變為成語,多被用來比喻心懷不軌,伺機掠奪。
六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易經》六十四卦,每卦六的位置。因有陰陽,每卦之變動無定,故位稱「虛」。《易經.繫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
鄙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稱自己的意見。宋.朱熹〈答程可久〉:「乾坤六圖位,鄙意亦有未曉處,更乞誨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當初創造時,實費了一千二三百金之數,今也論不得了。再煩列位去通小生的鄙意則個。」也稱為「鄙見」。
安於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如泰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林》卷一所謂「坤之中孚」,是說筮卦時所得到的「本卦」為坤卦(䷼),由六個陰組成;而其「之卦」(也稱「變卦」、「動卦」)為中孚(䷼),由中央兩個陰與下上各兩個陽組成。陰象徵柔弱,陽代表剛強,所以坤卦顯得過於柔弱而易受傷害;但它變成中孚,柔弱的本體下下上上都受到雙重陽的護持,自然就「安如太山」,常享福喜,百害莫侵了。據《說文》,「太」是「泰」的古文;後來被當成語使用,多作「安如泰山」,比喻人物處於十分安穩的狀態。另外漢朝枚乘的〈上書諫吳王〉中,也有「安於太山」一語。漢景帝時,枚乘在吳王劉濞府中擔任郎中。吳王心懷不軌,意圖反叛,枚乘不贊成,...
卦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易經》六十四卦所象徵的意義及其與位等關係。
絕禍未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患未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經》是古代的卜筮書,相傳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大自然、氣象、天文等變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參考之用,一般百姓則用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為《易經》作傳,才賦予它哲理上的意義,成為儒家的重要典籍。它的內容充滿神祕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測,由宇宙運行乃至人事生滅,都有極精闢的見解。「既濟」(䷾)是《易經》的第六十三卦,為事情已完成的意思。卦形為〈離卦〉在下,〈坎卦〉在上,〈離〉象徵火,〈坎〉象徵水,所以是火下水上,火性向上,水性向下,取其水火上下相交,各得其用之義。而〈象辭〉的解說為:「水在火之上...
來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回、往復。本指易道中由剝至復的過程。易經剝卦坤下艮上,僅剩上九一陽,卦氣上升,轉為坤卦,坤下坤上,一陽不餘,轉至復卦,震下坤上,初九一陽始生。故由剝之上九一陽將盡至復卦一陽始生,來復七,於時可代表七日。《易經.復卦》:「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唐.孔穎達.正義:「陽氣始剝盡,謂陽氣始於剝盡之後至陽氣來復時,凡經七日。」後亦用來代表七天的循還周期。稱一星期為一個來復,星期日為「來復日」。
韋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 〈彖〉:十翼之一,論斷六十四卦卦名、卦辭的文字。 (4) 〈繫〉:十翼之一,闡釋易經卦辭之義。 (5) 〈象〉:十翼之一,象的釋辭。 (6) 〈說卦〉:十翼之一,陳說八卦法象所為。 (7) 〈文言〉:十翼之一,釋乾、坤二卦經文之言。
除患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患未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經》是古代的卜筮書,相傳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大自然、氣象、天文等變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參考之用,一般百姓則用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為《易經》作傳,才賦予它哲理上的意義,成為儒家的重要典籍。它的內容充滿神祕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測,由宇宙運行乃至人事生滅,都有極精闢的見解。「既濟」(䷾)是《易經》的第六十三卦,為事情已完成的意思。卦形為〈離卦〉在下,〈坎卦〉在上,〈離〉象徵火,〈坎〉象徵水,所以是火下水上,火性向上,水性向下,取其水火上下相交,各得其用之義。而〈象辭〉的解說為:「水在火之上...
六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易經中每一卦裡六的位置。《易經.乾卦》:「大明終始,六位時成。」唐.孔穎達.正義:「六之位,依時而成,若其不明終始之道,……六位不以時而成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