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安如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林》卷一所謂「坤之中孚」,是說筮卦時所得到的「本卦」為坤卦(䷁),由六個陰組成;而其「變卦」為中孚(䷼),由中央兩個陰與下上各兩個陽組成。陰象徵柔弱,陽代表剛強,所以坤卦顯得過於柔弱而易受傷害;但它變成中孚,柔弱的本體下下上上都受到雙重陽的護持,自然就「安如太山」,常享福喜,百害莫侵了。據《說文》,「太」是「泰」的古文;後來被當成語使用,多作「安如泰山」,比喻人物處於十分安穩的狀態。另外漢朝枚乘的〈上書諫吳王〉中,也有「安於太山」一語。漢景帝時,枚乘在吳王劉濞府中擔任郎中。吳王心懷不軌,意圖反叛,枚乘不贊成,於是上書吳王,加以勸諫。在諫書中,枚乘提到:「您要是能夠聽取忠臣的話,...
三絕韋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 〈彖〉:十翼之一,論斷六十四卦卦名、卦辭的文字。 (4) 〈繫〉:十翼之一,闡釋易經卦辭之義。 (5) 〈象〉:十翼之一,象的釋辭。 (6) 〈說卦〉:十翼之一,陳說八卦法象所為。 (7) 〈文言〉:十翼之一,釋乾、坤二卦經文之言。
老生常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老生常談」。見「老生常談」條。01.《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管輅》:「『……願君侯上追文王六之旨,下思尼父彖象之義,然後三公可決,青蠅可驅也。』颺曰:『此老生之常譚。』」(源) 
揲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用蓍草卜卦時,先在五十根蓍草中抽出一根,再將其餘作兩部分,然後四根一數,以定陰或陽的動作稱為「揲蓍」。《三國演義》第三七回:「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
飯囊酒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也,不說五經則讀書傳。書傳文大,難以備之。卜卦占射凶吉,皆文、武之道。昔有商瞿,能占卦;末有東方朔、翼少君,能達占射覆。道雖小,亦聖人之術也,曾又不知。人生稟五常1>之性,好道樂學,故辨2>於物。今則不然,飽食快飲,慮深求臥,腹為飯坑,腸為酒囊,是則物也。倮蟲三百,人為之長。「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其識知也。今閉闇脂塞,無所好欲,與三百倮蟲何以異?而謂之為長而貴之乎? 〔注解〕 (1) 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種倫常道德。 (2) 辨:分別、判別。
干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學造詣極深,《晉書》明言注《周易》。《隋書‧經籍志》載有︰《周易》十卷,晉散騎常待干寶注,又《周易義》一卷,干寶撰,梁有《周易宗涂》四卷,干寶撰。其中《周易宗涂》《隋志》言已佚,兩唐志皆不錄。而《周易注》、《周易義》二書,兩唐志皆收錄之。另《經典釋文序錄》、《宋史‧藝文略‧經類》及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等也錄《周易注》十卷。又根據《冊府元龜》記載,《周易問難》二卷、《周易玄品》二卷,也為干寶撰。項皋謨、朱彝尊、馬國翰等人皆信從。然《隋書‧經籍...
飯坑酒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也,不說五經則讀書傳。書傳文大,難以備之。卜卦占射凶吉,皆文、武之道。昔有商瞿,能占卦;末有東方朔、翼少君,能達占射覆。道雖小,亦聖人之術也,曾又不知。人生稟五常1>之性,好道樂學,故辨2>於物。今則不然,飽食快飲,慮深求臥,腹為飯坑,腸為酒囊,是則物也。倮蟲三百,人為之長。「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其識知也。今閉闇脂塞,無所好欲,與三百倮蟲何以異?而謂之為長而貴之乎? 〔注解〕 (1) 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種倫常道德。 (2) 辨:分別、判別。
尋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窮究深奧的義理。《北史.卷八九.藝術列傳上.楊伯醜》:「永樂為卦有不能決者,伯醜輒為分析象,尋幽入微,永樂嗟服。」
六十四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卦重疊後所組成的六十四卦。由原本三變成六,如☰和☰相重疊成䷀。六十四卦各有卦名,有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无妄、大畜、頤、大過、坎、離、咸、恆、遯、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等六十四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竹索。同「筊」。《集韻.平聲.韻》:「筊,《說文》:『竹索也。』或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