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4.11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汝」、「你」。如:「爾虞我詐」。《詩經.衛風.氓》:「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2.此、這個。《禮記.檀弓上》:「夫子何善爾也?」
3.如此、這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妹一兒也,何苦乃爾。」
此、這。如:「爾後」、「爾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許掾嘗詣簡文,爾夜風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語。」
表示程度,相當於「如此的」、「這樣的」。《孟子.告子上》:「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唐.李白〈戰城南〉:「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1.語尾助詞,無義。《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
2.如此、而已。如:「不過爾爾」。《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爾。」
3.位於句末,表示肯定的意思。同「矣」。《公羊傳.宣公十五年》:「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
4.表示疑問的語氣。同「乎」。《公羊傳.隱公元年》:「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坤(☷)上。陽再現,象徵機運的循環改變。[例]剝而復始
滿腹經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經.屯卦.象》〈象〉1>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2>。」 〔注解〕 (1) 〈象〉:〈象傳〉,為《易經》十翼之一,是解釋象的文辭,相傳為孔子所作。亦稱為「象辭」。 (2) 經綸:整理絲線。此指規劃、治理。
防患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經》是古代的卜筮書,相傳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大自然、氣象、天文等變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參考之用,一般百姓則用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為《易經》作傳,才賦予它哲理上的意義,成為儒家的重要典籍。它的內容充滿神祕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測,由宇宙運行乃至人事生滅,都有極精闢的見解。「既濟」(䷾)是《易經》的第六十三卦,為事情已完成的意思。卦形為〈離卦〉在下,〈坎卦〉在上,〈離〉象徵火,〈坎〉象徵水,所以是火下水上,火性向上,水性向下,取其水火上下相交,各得其用之義。而〈象辭〉的解說為:「水在火之上,是既濟的象徵,事情既已完成,君子體察此現象...
見仁見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經》相傳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大自然、氣象、天文等變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參考之用,一般百姓則用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為《易經》作傳,才賦予它哲理上的意義,成為儒家的重要典籍。《易經》的內容充滿神祕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測,由宇宙運行乃至人事生滅,都有極精辟的見解。在所引典源《易經.繫辭上》中,解釋了生成天地萬物的「道」,說︰「陰陽的相反相生,生成了宇宙萬物,這就是道。承繼陰陽之道而生成萬物的就是善,而成就萬物的就是天命之性,也就是仁義道德。有仁德的人見到此道,就認為是仁;有智慧的人體會此道,就認為是智。百姓雖然日常受用此道,卻不知曉...
觸類旁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截取出來。 「旁通」二字則是出自《易經.乾卦》。《易經》六十四卦以乾卦為首,乾卦純粹由六個剛健的陽組成,象徵著天,是萬物的根源。當乾卦六淋漓盡致地發揮其功能,就能向旁伸展而通達萬物的性情,隨不同的時機,駕馭著六龍,運行於天地之間,能使雲行雨降,天下萬物均霑其利。 「旁通」即從原文「旁通情也」截取出來。後來「觸類」和「旁通」被組合成「觸類旁通」,比喻據已理解之事物的知識或理解,進而通達對其他類似事物的認知。
虎視眈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經》是《周易》的別名。頤卦的卦象為䷚,象張開的口,牙齒可見。下卦為震,象雷,象咀嚼時運動的下顎;上卦為艮,象山,象咀嚼時靜止的上顎。此卦闡釋養人養己的正道。頤卦中的六四,為以上養下之象,如老虎般威嚴地注視著在下的人,希望自己的心敦實守正。這樣做就不致產生災禍。後來「虎視眈眈」演變為成語,多被用來比喻心懷不軌,伺機掠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舒適、暢快。如:「神清氣爽」、「秋高氣爽」、「人逢喜事精神爽」。
2.豪邁、不拘小節的。如:「豪爽」、「直爽」。《水滸傳》第九四回:「關某單騎同唐斌到抱犢山。見文仲容、崔埜二人爽亮,毫無猥瑣之態。」
3.明亮。晉.陸機〈齊謳行〉:「營丘負海曲,沃野爽且平。」唐.李商隱〈別薛巖賓〉詩:「曙爽行將拂,晨清坐欲凌。」
1.犯錯、違失。如:「屢試不爽」。《詩經.衛風.氓》:「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2.失、違反。如:「爽約」。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稱《易》、《易經》,本是古代占蔔之書,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文敘述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傳》為解釋卦名、卦義、卦辭、辭的七種十篇,稱為“十翼”、“《易傳》”、“《易大傳》”。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出現當在西周以前的遠古年代,有學者認為《經》的編訂在商朝|商末周初,《傳》作於春秋戰國,非一人一時之作。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ISBN 7532546462古人認為經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等歷代聖人編定而成。內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研習。《易經.繫辭上》:「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之辭也。」《文選.劉琨.答盧諶》:「損書及詩,備酸辛之苦言,暢經通之遠旨。執玩反覆,不能釋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