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牽強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徐總幹《易傳燈.卷二.其血玄黃》:「易以血為象,皆以有所傷為義,非以坎卦為血也。……諸解者以坎為血卦,見諸以血為象者,牽強附會。以坎為說,吁亦誣矣!」
要言不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輅別傳》所載,有一次何晏邀請管輅前來一起討論《易經》辭,結果管輅說得頭頭是道。於是何晏說:「在談論自然現象方面,你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這時坐在一旁的鄧颺(字玄茂,三國魏南陽人,為司馬懿所殺。)就說:「管輅,別人都說你精通《易經》,為什麼平常講話卻佷少談到《易經》的道理呢?」管輅隨聲應答說:「精通《易經》的人是不談論《易經》的。」何晏帶著笑容稱讚他說話精要不囉嗦。後來「要言不煩」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說話精要,不囉嗦。
群龍無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是一句出自於《易經》的成語。易卦的道理是藉由陰、陽的排列組合來表現。陽象徵了陽剛,陰象徵了陰柔,陰陽二氣如果中和諧調就表示理想,否則就是過或不及。《易經.乾卦》由六個陽組成,第一初九,表示陽氣潛伏,到最上一上九,表示陽氣過盛,過盛則不佳,所以辭才會說:「亢龍有悔。」亢,就是最高的。居於最高位,不知收斂,一味強出頭,就會有悔。所以〈乾卦〉又說:「用九,見群龍無首,吉。」也就是指擁有陽氣本佳,但如果過於強勢,物極必反,反而不美。所以最好是位居於群龍中,知所謙虛,不為龍頭,才是吉兆。這是《易經》的人事道理,也是「群龍無首」的原義,後來這句成語轉用來比喻一群人中缺乏領導者。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也稱為「羲經」、「周易」。
穩如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如泰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林》卷一所謂「坤之中孚」,是說筮卦時所得到的「本卦」為坤卦(䷼),由六個陰組成;而其「之卦」(也稱「變卦」、「動卦」)為中孚(䷼),由中央兩個陰與下上各兩個陽組成。陰象徵柔弱,陽代表剛強,所以坤卦顯得過於柔弱而易受傷害;但它變成中孚,柔弱的本體下下上上都受到雙重陽的護持,自然就「安如太山」,常享福喜,百害莫侵了。據《說文》,「太」是「泰」的古文;後來被當成語使用,多作「安如泰山」,比喻人物處於十分安穩的狀態。另外漢朝枚乘的〈上書諫吳王〉中,也有「安於太山」一語。漢景帝時,枚乘在吳王劉濞府中擔任郎中。吳王心懷不軌,意圖反叛,枚乘不贊成,...
未卜先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周易》:《易經》的別名。傳統的說法,由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成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九五之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帝王的尊位。「九五」一詞出自《易經》。九是陽數,陽稱九,五是卦中由下向上的第五個位,〈乾〉卦九五是最好的,有帝王之象,故以「九五之尊」代稱帝位。[例]位居九五之尊的人雖擁有極大的權力,但行動方面卻大受限制。
暴虎憑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暴虎馮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暴虎馮河」當是一句早在先秦就已流行的成語,在《易經.泰卦》的辭就有「馮河」的說法,在《詩經.鄭風.大叔于田》也見到「暴虎」。而在《詩經.小雅.小旻》和《論語.述而》中更見到「暴虎」和「馮河」的連用。「暴虎」是指徒手與虎鬥。和凶猛的老虎搏鬥,本應借用器械,現在為顯現自己的勇猛,所以丟開器械徒手而上。要渡過大河,本來應借舟船而渡,如今為表現自己的厲害,所以丟開舟船,直接涉水而過。暴虎者,很容易被虎所傷;馮河者,很容易被水所溺。這都是愚勇的行為,也是危險的行為。所以《詩經.小雅.小旻》說「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表示知道危險。知道危險還要去做,那是有勇無...
馮河暴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暴虎馮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暴虎馮河」當是一句早在先秦就已流行的成語,在《易經.泰卦》的辭就有「馮河」的說法,在《詩經.鄭風.大叔于田》也見到「暴虎」。而在《詩經.小雅.小旻》和《論語.述而》中更見到「暴虎」和「馮河」的連用。「暴虎」是指徒手與虎鬥。和凶猛的老虎搏鬥,本應借用器械,現在為顯現自己的勇猛,所以丟開器械徒手而上。要渡過大河,本來應借舟船而渡,如今為表現自己的厲害,所以丟開舟船,直接涉水而過。暴虎者,很容易被虎所傷;馮河者,很容易被水所溺。這都是愚勇的行為,也是危險的行為。所以《詩經.小雅.小旻》說「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表示知道危險。知道危險還要去做,那是有勇無...
經綸滿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滿腹經綸」之典源,提供參考。 ※《易經.屯卦》〈象〉1>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2>。」 〔注解〕 (1) 〈象〉:〈象傳〉,為《易經》十翼之一,是解釋象的文辭,相傳為孔子所作。亦稱為「象辭」。 (2) 經綸:整理絲線。此指規劃、治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