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34.3786 ms
共 1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沒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莫可奈何、毫無辦法。《文明小史》第五六回:「人家同他起了一個外號,叫做余日本,後來叫慣了,當面都有人叫他余日本,他也沒奈何。」也作「末耐何」、「無奈何」。
|
抖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揭開、宣布隱密的事情。《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不料給當面抖摟亮了,也只得三一三十一,合那兩個,每人六百六十六的平分。」
|
面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面陳述。如:「詳情容當面陳。」也作「面稱」。
|
下筆成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載: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就已經讀了數十萬字的詩辭歌賦等各類文章,培養出極豐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懷疑地問:「你是找誰幫忙寫的啊?」曹植跪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論,下筆成章,何須找人代筆?您不信的話,可以當面測試啊!」那時恰巧曹操興建的銅爵臺剛完工,他就帶著幾個兒子登上高臺,並要他們各作一篇賦。曹植拿起筆來,瞬間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讓曹操驚訝不已,不得不相信他這個兒子確實有「下筆成章」的奇能。後來「下筆成章」就用來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
面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面呈遞。如:「面呈長官」。
|
心明眼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公開、全無隱祕。如:「既然大家都在,何不心明眼亮地當面商議?」
|
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折斷。如:「撧成兩截」。《水滸傳》第四回:「跳上臺基,把剌子只一拔,卻似撧蔥般拔開了。」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我待撧花枝在頭上插。」
2.向昏倒的人行按摩等活動使醒過來。如:「他昏過去了,趕快撧一撧!」
3.使人難堪。如:「什麼難題也撧不倒他!」、「這不是存心撧人嗎?」
|
猶豫未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魯仲連正好在趙國遊歷,聽說魏國派人勸說趙國尊秦為帝,感到很氣憤,於是要求平原君為他引見辛垣衍,準備當面勸他打消這個念頭。原文中的「猶豫未有所決」後來可能演變成「猶豫不決」這句成語,指遲疑不定,無法拿定主意。
|
走筆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筆成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載: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從小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就已經讀了數十萬字的詩辭歌賦等各類文章,培養出極豐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懷疑地問:「你是找誰幫忙寫的啊?」曹植跪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論,下筆成章,何須找人代筆?您不信的話,可以當面測試啊!」那時恰巧曹操興建的銅爵臺剛完工,他就帶著幾個兒子登上高臺,並要他們各作一篇賦。曹植拿起筆來,瞬間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賞的佳作,讓曹操驚訝不已,不得不相信他這個兒子確實有「下筆成章」的奇能。後來「下筆成章」就用來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
求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人表示愛意。如:「他決定當面向她求愛。」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