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蛇影杯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惡能傷公!公自傷也。此所謂澤神委蛇者也,唯霸主乃得見之。』於是桓公欣然笑,不終日而病愈。」予之祖父郴2>,為汲令3>,以夏至4>日詣見5>主簿6>杜宣7>,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8>,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良久,顧15>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16>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盃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17>,由是瘳18>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注解〕 ...
同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科舉時代稱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例]祖父和張爺爺是同年,兩人對八股文都頗有研究。
范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曄(398年-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國政治家,歷史學家,《後漢書》作者。祖籍順陽(現河南省淅川),生於山陰(現浙江省紹興)。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5 相關教學資源 生平范曄出生於士族家庭。高祖范晷為西晉雍州刺史。曾祖范汪仕東晉,官至晉安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封爵武興縣侯。祖父范寧任臨淮太守、豫章太守。父范泰為中書侍郎,桓玄執政時被廢黜。曾祖范汪「博學多通,善談名理」,撰有《尚書大事》20卷、《范東陽方》105卷等。祖父范寧作《春...
沙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於沙特(Jean-Paul Sartre)‧生平簡介:沙特(Jean-Paul Sartre),法國哲學家、文學家、存在主義代表人物,其作品《存在與虛無》為存在主義高峰之作。1905年生於法國,海軍軍官家庭,幼年喪父寄居外祖父家。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哲學系畢業,德國法蘭西學院哲學系畢業。曾任教高中、當選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  1940年二次世界大戰遭德軍俘虜入集中營,次年逃出,參加左派知識份子抵抗運動。  1964年瑞典文學院曾決定授贈沙特諾貝爾文學獎,但被其本人拒絕。  1980年病逝巴黎。‧沙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簡介:...
目染耳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耳濡目染」原作「目擩耳染」。唐代時,虔州長史房啟因病去世,文學家韓愈為他撰寫墓誌銘,講述他生前的種種事蹟。房啟的身世顯赫,曾祖父祖父都做過宰相,父親也擔任過祕書少監等職務。韓愈說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受到父祖輩的影響,聽熟了、看慣了應有的做人處世態度,而養成高尚的品行與才能。後來「耳濡目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目擩(ㄖㄨˋ)耳染」演變而出,形容經常聽到、看到而深受影響。
葛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思想觀點3 評價4 資料來源 生平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人(句容即江蘇省句容縣)。生卒年不詳,約生於魏齊王嘉平二年,約卒於東晉成帝咸和五年(約西元二五○年─三三○年),年八十一歲。先祖世代為宦,祖父葛系,封吳壽縣侯。父親葛悌,入晉遷至太中大夫。然而葛洪十三歲時,父親去世,家境貧困,因此不得不親自下田耕作。不過家貧不影響他求知的熱切,因此時常到處跟人借書。除了讀六經諸史、百家之書等,研究儒學外,他尤好神仙導養之術。在西晉惠帝太安年中,葛洪因精通武藝,被徴召為義軍將兵都尉,事成後就回到故鄉,不再接受朝廷...
(諺語)比喻人有志氣,不靠父母餘蔭度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小姐道:『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依孩兒的意思,總是自掙的功名好,靠著祖父,只算做不成器!」也作「好男不吃婚時飯,女子不著嫁時衣」。
創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痛。如:「祖父突然去世,帶給他無比的創痛。」
南極騰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祝福男性長輩如南極星般福壽綿長的生日賀詞。如:「經理的祖父過九十歲大壽,公司以題有『南極騰輝』的匾額作為賀禮。」
歐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創作特色:3 文學評價:4 著作: 生平:歐陽子,本名洪智惠,1939年4月9日生於日本廣島,原籍臺灣省南投縣。。她的祖父洪火煉,原是臺灣的一位知名人士,日本佔據臺灣時期,把兒子洪遜欣(歐陽子的父親)送到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讀法律。洪遜欣畢業後留在日本,在廣島任職。後洪遜欣調去崗山工作,全家移居崗山,這才避免了1945年原子彈轟炸廣島的災難。抗戰勝利後,歐陽子隨父親一家返回光復後的臺灣。歐陽子在臺北第一女中讀書時,便開始對文學發生興趣,13歲就在報刊上發表散文,16歲開始寫詩。1957年秋天進入臺灣大學外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