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歸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家語。指人死而入涅槃。唐.楊烱〈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百年天枉,一旦歸真。」
刎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同生共死。《東觀漢記.卷一四.田邑傳》:「衍與邑素誓刎頸,俱受重任。」唐.楊烱〈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付同心之雅會,訖刎頸之良遊。」
倒屣迎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熱情款待賓客。參見「倒屣迎之」條。唐.楊烱〈唐恆州刺史建昌王公神道碑〉:「金友玉昆,良田廣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賓。」《幼學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蔡邕倒屣以迎賓,周公握髮而待士。」
珠連璧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相匹配完美或同時薈集。出現「珠聯璧合」的書證如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發源纂冑,葉派枝分;開國承家,珠聯璧合。」現代常用作祝賀新婚的頌辭。
同聲附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聲,一起出聲。「同聲附和」猶「隨聲附和」。見「隨聲附和」條。01.宋.劉克莊〈龍學餘尚書神道碑〉:「戰無必勝之形,守無可恃之勢。同聲附和,隨事輒變。」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人心的必能光大興盛,失去人心的必致滅亡。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爰清尉候,載澄疆埸,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熊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勇士或軍隊。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勝殘去殺,上憑宗廟之威;禁暴戢姦,下藉熊羆之用。」
兼而有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時具有。《墨子.法儀》:「奚以知天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北周.庾信〈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君以才望,兼而有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糧。《廣韻.平聲.侯韻》:「餱,乾食。」如:「餱糧」。《詩經.小雅.無羊》:「何蓑何笠,或負其餱。」唐.李宗閔〈故丞相尚書左僕射贈太尉太原王公神道碑銘〉:「帶甲百萬,餱食為巨。」
父析子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劈柴,子擔負之。比喻子承父業。唐.白居易〈唐故潮州長城縣令贈戶部侍郎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銘〉:「不當其身,而得于後。父析子荷,相去幾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