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4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交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同聲讚美。也作「交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同讚頌。漢.揚雄〈羽獵賦〉:「喟然並曰:『崇哉乎德!雖有唐、虞、大夏、成周之隆,何以侈茲?』」
2.齊名。如:「史書中,《史記》、《漢書》並於世。」《晉書.卷四八.列傳.段灼》:「曩昔西有不臣之蜀,東有僭號之吳,三主鼎足,並天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謝、致謝。《西遊記》第三六回:「三藏謝不已,死心塌地,辦虔誠,捨命投西。」《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勞航芥謝了,一時無話可說,起身告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實體詞依談話時的立場而分為三種人。談話者為第一人,相對於談話者為第二人而言,談話中所涉及之第三者為第三人。如我、你、他等是。
2.眾人所。常見於戲曲、小說中。如:「人他為錦毛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心所願。《紅樓夢》第二五回:「平兒、襲人這幾個人,更比諸人哭的忘餐廢寢,覓死尋活。趙姨娘賈環等自是願。」也作「趁願」。
巾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言可以配得上如此的號。如:「他得上是圍棋高手。」也作「得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恭敬的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堅定地指出。如:「他堅他能看得見鬼。」「這場車禍的肇事者,堅自己並無酒後駕車及超速的情形。」
有效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效宣是哈伯瑪斯(J. Habermas)溝通行動理論中達到相互理解與進入溝通之條件。易言之,藉此普遍的有效宣,進行溝通行動者能彼此理解,並進而以此有效宣驗證對方之論點。
  哈伯瑪斯於其〔溝通行動理論〕(The Theory of Communciative Action)一書中提出的有效宣共有四個。它們分別是: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真理性(truth)、適切性(rightness,appropriateness)與真誠性(truthfulness or sincerity)。
  「可理解性宣」意指說話者與聽話者間彼此以相互能理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