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第三世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除美國、蘇聯等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工業化國家外的第三國際勢力。大戰後,許多新興國家為了應付共同的難題,在國際事務上漸行合作,遂形成一新勢力集團,而拉丁美洲一些舊時獨立的國家因立場相近,也加入此集團。[例]西元1955年,亞、非新興的開發中國家在萬隆舉行亞非會議後,出現第三世界的名稱。
兩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右為難,這樣或那樣都感到為難。[例]兩位摯友起了爭執,各有各的立場,彼此僵持不下,讓他調解起來,陷入兩難的困境。
放下身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軟化自己的立場,放棄原有的矜持。如:「如今形勢不同,經理也只好放下身段去求老王幫忙了。」
斷章取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焉」,指的是春秋時代的人,在外交場合或日常生活中,常會截取既有詩篇中一部分的句義來表達自己的意志與立場。例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載:晉、魯等國攻打秦國,軍隊至涇水,大家為是否渡河而猶豫不決,晉國大夫請魯國大夫孫叔豹表示意見,孫叔豹就賦了〈匏有苦葉〉,這首詩現存《詩經.邶風》中,首章是:「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原詩是刻畫一位待嫁女子決意出嫁的心情。但這當然不是孫叔豹想要表達的意思,他只是借以表示,無論水深水淺,一定要渡過河去。這種「賦詩斷章」的方式,在《左傳》中屢見不鮮,所以盧蒲癸才會有「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的說辭。後來「斷章取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專指截取《詩經》...
公民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造他們自己的社群(包括學校)及社會。由公民教育建立在對公民概念的理解,傳統以國家、民族為中心或以國家立場國民教育的狹隘視野,因全球化和世界公民教育的發展而有所擴張。和公民的概念特性一樣,公民教育也是跨學科、跨領域的概念,在內容上需要參考社會學、法學、倫理學、政治學等人類文明的基礎,不應將公民教育簡化成「公德教育」(因為現代公民教育以個人權利為本位),不應將公民教育窄化至「關於國民的教育」等傳統說教表述。執政者與公民社會間力量的不均等是延緩民主發展的重要因素,缺乏活動力的公民社會容易滋養威權體制的壯大。選民及一般人民的公民...
朝楚暮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朝秦暮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海陵集序〉是晁補之重要的文論之一,其中「朝秦而莫楚」句,源於戰國時秦、楚為兩個敵對的大國,地處兩者間的韓、趙、魏等弱小國家,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立場搖擺,一下以秦國為侍奉的對象,一下又依附於楚國。當時的說客策士,也沒有尊君愛國的觀念,為了自身的利益,在各國間遊走不定。晁補之認為這樣的風氣,連帶的影響了當代文風,戰國時的文人,不像春秋時代文人那樣具有以尊君愛民為職志的胸懷,因此文章不再富含義理,而且出現許多誇大虛浮的部分。但雖如此,因為距離夏、商、周及春秋時代未遠,整體看來,戰國時代的文章仍是值得欣賞。後來「朝秦暮楚」這句成語從典源中摘出,用來...
搖擺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意念或立場等游移、變動不確定。如:「政府的政策若搖擺不定,百姓將無所適從。」
程,也就是意識不到自己還可能有其他的選擇,而只是憑感情用事,缺少理智的信念和判斷,無法對事物有清楚的立場。一個健全的人需同時擁有對家族的隸屬感,及脫離家族的個體感。當自我區隔化程度愈高時,個體愈能在追求獨立自主與依賴他人之中取得平衡,且為自己的認知和情感負責。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自我區隔化英文關鍵字:differentiation of the self 參考資料1. Bowen, M. (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Y: Jason Aronson.2. 程...
手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間休息10分鐘。在長40公尺、寬20公尺的場地兩端各設一球門,球門高2公尺、寬3公尺,兩隊處於相對立場,各以攻守技術與戰術為手段,而以得分多寡來判定勝負;控球方以手進行傳、接、運球及射門等動作,隊友之間則運用牽制、擋人、切入等戰術的配合,試圖突破防線,將球擲入對隊球門得分,以爭取比賽勝利。而防守隊員則以壓制、攔截、封擋等個人技術為基礎,透過小組的補位聯防,構成團隊防守陣容,以阻止攻隊射門得分。
敵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因利害相衝突,或所據立場不同,而採取的一種對抗,甚或仇視的態度。如:「辯論比賽時,敵對的雙方必須保持優良的風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