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8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與狐謀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不了一場盛宴。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他找錯了商量的對象。」魯定公聽了這個故事,立即明白如果他去和政治立場與孔子衝突的三桓商量,所得到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於是便打消了這個念頭,直接任命孔子為司徒。而「與狐謀皮」的寓言故事,可能就是後來「與虎謀皮」的出處,只是把「狐」改成「虎」。除了原有的寓義外,更因老虎是種猛獸,就更強調了寓言中「找錯對象」的意思。
村上春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反應,以及奧姆事件對價值觀之衝擊進行深刻詳實之記載。一年後的續作《約束的場所》則以平衡首作報導的立場與了解施害者可能動機作為探訪出發,記述親訪八位奧姆真理教信者的長篇記錄。前後兩作均為今日參考查閱<奧姆地下鐵事件>資料中,以報導文學角度探索奧姆事件對日本國民意識衝擊之寶貴作品。村上春樹生活規律,並以自我每日慢跑訓練、參與各地馬拉松長跑以及喜愛爵士樂、搖滾樂與美國當代著名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費茲傑羅而聞名。旅遊足跡遍及歐洲大陸與南美墨西哥、中國蒙古,亦有開車橫跨美國大陸之記錄。旅途記事與旅居隨...
預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先設定。如:「凡事如果預設立場,就不容易客觀公正了。」
文化相對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相對論(cultural relativism)係指一種觀察和對待文化的立場,強調不管何種文化元素連結到特定的時間、地點、情境都有其意義。基於此立場我們應當以該社會的生存環境來考慮該文化的良莠,而不是以一些假定適合於所有社會的標準來評量個別文化。註1依照文化相對論的立場,我們在衡量和觀察一個社會的文化規約時,應當以在地社會的生存環境來考量這些規約、標準的適切性,而不是以一...
同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理心就是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一種方式。在既定已發生的事件上,把自己當成是別人,想像自己因為什麼心理以致有這種行為,從而觸發這個事件。因為自己已經接納了這種心理,所以也就接納了別人這種心理,以致諒解這行為和事件的發生。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出一辙。就算是自己的看法與人不同時,不認同—也不能判定對方的一定是錯;嘗試反覆地思考,認真從其他角度去看,針對事而不是針對人,便會發現自己原本的定奪不一定完全正確。因為事情發生在 "我" 身上(主觀)跟發生在 "你" / "他" / "她" / "它" 身上(客觀),分別可非常大。別...
不相為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互相謀商。《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騎牆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心存觀望,態度立場模稜兩可。參見「騎牆」條。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卷八.顧炎武》:「故兩家之學,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漢學為不可廢耳。多騎牆之見,依違之言,豈真知灼見者哉!」
騎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北朝時,有一僧名為阿專師,常來往於宴會、遊戲場所。後因故得罪人,被追捕而騎坐在牆上,等確定對方真要抓他時,才以杖擊牆升上數十仞避之。見《太平廣記.卷九一.阿專師》。後用以比喻對兩方面都討好,立場不明,態度模稜兩可。《醒世姻緣傳》第九九回:「知這兩家士官,不是決意造反,也還是騎牆觀望。」
龍應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一個細小的決定,都繫在『文明』這兩個字上頭。」龍應台曾經說過:「我其實只是不相信,人權應該以政治立場來區隔。國民黨、共產黨、民進黨、他媽的黨,如果人的尊嚴不是你的核心價值,如果你容許人權由權力來界定,那麼你不過是我唾棄的對象而已。不必嚇我。」龍應台的《野火集》在當時的台灣引起極大的迴響及討論。據說20日內加印4次之多。在當時的台灣幾乎每5個人有1~3人看過這本書。《野火集》對台灣的解嚴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甚至《野火集》後來在中國大陸出版,在中國各地的大學生中產生熱烈的反響。當時的中國大陸的大學生認為這本書批評的對象其...
聯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合。如:「他們為了表明立場,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也作「連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