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飾衣帽等物的邊緣。《韓非子.難二》:「賓胥無善削縫,隰朋善純緣。」《山海經.西山經》:「燭者百草之未灰,白蓆采等純之。」
衣服、鞋帽等的緣邊。《儀禮.士喪禮》:「夏葛屨,冬白屨,皆繶緇絇純組綦。」
絲。《論語.子罕》:「今也純儉,吾從眾。」《漢書.卷六四下.王襃傳》:「夫荷旃被毳者,難與道純綿之麗密。」
1.不含雜質的。如:「純水」、「純金」、「純粹」、「精純」。
2.自然質樸、至誠無偽。如:「純樸」、「純潔」、「純厚」。
1.充分的、非常的。如:「技術純熟」。
2.全、都、皆。如:「以上所言,純屬虛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聚合。《淮南子.精神》:「夫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總而為一。」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治繁總要,此其體也。」
2.繫結。《楚辭.屈原.離騷》:「飲余馬於成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統括、全部的。如:「總額」、「總綱」、「總店」、「總司令」。
1.都。宋.朱熹〈春日〉詩:「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一直、一向。如:「他總不聽話!」
3.終究。如:「不管怎麼說,他總不答應。」
4.全面、全部。如:「總動員」、「總復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名稱。舊時隸屬州、府、道,今在省之下、鄉鎮之上。如:「雲林縣」、「嘉義縣」。
2.古代天子統治的區域。即王畿。《禮記.王制》:「天子之縣內,方百里之國九。」《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宇縣之中,順承聖意。」
1.繫、掛。同「懸」。《莊子.外物》:「心若縣於天地之閒。」《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傳》:「心搖搖然如縣旌而無所終薄。」
2.出示、揭示。同「懸」。《周禮.春官.小宗伯》:「縣衰冠之式于路門之外。」《三國志.卷五二.吳書.步騭傳》:「縣賞以顯善。」
遠、差距大。同「懸」。《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帶河阻山,縣隔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用來繫印信等物的絲帶。《說文解字.部》:「組,綬屬。」《史記.卷八七.李斯傳》:「子嬰與妻子自係其頸以組。」唐.陳鴻《長恨傳》:「倉皇展轉,竟就死于尺組之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除、解除。《左傳.莊公三十年》:「鬥穀於菟為人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宋.陸游〈秋思〉詩:「嬾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寬緩、寬裕。宋.蘇軾〈論給田募役狀〉:「若官與買則田穀皆重,農可小紓,其利三也。」《宋史.卷三九八.李蘩傳》:「民力稍紓,得以盡於農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纏繞、圍繞。如:「繚繞」。《楚辭.屈原.九歌.湘夫人》:「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文選.班固.西都賦》:「繚以周牆,四百餘里。」
2.一種縫紉方法。用針把布邊斜著縫起來。如:「繚縫」、「繚貼邊」、「繚衣裳」。
圍牆。《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每一門內,四繚連屋,皆此輩列而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纏束、束縛。《文選.曹植.美女篇》:「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唐.李商隱〈又效江南曲〉:「掃黛開宮額,裁裙約楚腰。」
2.限制、管束。《論語.子罕》:「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三國演義》第六七回:「主公可約馬退後,在放馬向前,跳過橋去。」
3.協議、預先說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
4.定期相會。如:「約會」。宋.朱淑貞〈山查子.去年元夜時〉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5.邀請。宋.陸游〈謝池春.七十衰翁〉詞:「玉壺春酒,約群仙同醉。」《儒林外史》第二回:「新年正月初八日,集上人約齊了,都到庵裡來議鬧龍燈之事。」
6.省略。《史記.卷一四.十二諸侯年表》:「約其辭文,去其煩重。」《漢書.卷四.文帝紀》:「漢興,除秦煩苛,約法令。」
7.掠過。唐.韓愈〈獨釣〉詩四首之三:「露排四岸草,風約半池萍。」
8.數學上指約分。如:「10/20可以約成1/2。」
1.儉省。《論語.里仁》:「以約失之者,鮮矣。」《新唐書.卷八五.竇建德傳》:「建德性約素,不喜肉食。」
2.簡要、精練。《禮記.學記》:「其言也,約而達。」《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其文約,其辭微,其志絜,其行廉。」
3.窮困。《楚辭.宋玉.九辯》:「離芳藹之方壯兮,余萎約而悲愁。」《南史.卷五五.吉士瞻傳》:「在郡清約,家無私積。」
4.柔弱、美好。如:「婉約」、「風姿綽約」。唐.鄭壁〈和襲美傷顧道士〉詩:「空留華表千年約,纔畢丹爐九轉功。」
5.隱微不明顯。如:「隱約」。唐.王孝通〈上緝古算經表〉:「其理幽而微,其形祕而約。」
大略、大概。如:「約計」、「約略」。《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疾者前入坐,見佗北壁縣此虵輩約以十數。」宋.許棐〈鷓鴣天.翠鳳金鸞繡欲成〉詞:「歸來玉醉花柔困,月濾窗紗約半更。」
預先說定共同遵守之事。如:「合約」、「毀約」、「條約」。《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相如度秦王雖齋,必負約不償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嚴密、不放鬆。如:「嚴緊」、「管得很緊」。
2.急迫。如:「緊急」、「緊要」、「緊迫」。
3.生活困窘、不寬裕。如:「手頭很緊」。
4.重要。如:「要緊事」。《三國演義》第四九回:「請暫少住,有緊話說。」
1.密合。與「鬆」相對。如:「緊握筆桿」、「繫緊鞋帶」。
2.加快、不停止。如:「趕緊」、「催得緊」、「緊走幾步」。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走的緊來到荒坡佃,覺我這可撲撲的心頭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緞細薄,有花紋的絲織品。如:「紅綾」、「綾羅綢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接連不斷,或接在原來的之後。如:「連續」、「接續」。
2.承繼、繼世。如:「嗣續」。《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及至秦王,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3.添加、補充。如:「續杯」、「熱水瓶內再續些水吧!」
1.辦事的程序。如:「手續」。
2.舊事重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
3.姓。如漢代有續相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