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4.90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判別。如:「分辨」、「辨別」、「辨認」、「辨識」、「明辨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仔細、細密。如:「縝密」。元.虞集〈趙平章加官封制〉:「方嚴而精明,果毅而詳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粗繩或粗鐵鍊。如:「麻索」、「鐵索」。《列子.天瑞》:「鹿裘帶索,鼓琴而歌。」《楚辭.賈誼.惜誓》:「傷誠是之不察兮,并紉茅絲以為索。」
2.姓。如晉代有索靖。
1.搓、絞緊。《楚辭.屈原.離騷》:「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淮南子.主術》:「制觡伸鉤,索鐵歙金。」
2.探求、搜尋。如:「搜索」、「摸索」。《易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唐.李白〈書情題蔡舍人雄〉詩:「倒海索明月,凌山採芳蓀。」
3.討、要。如:「索求」、「來函索取」。《韓非子.說林上》:「索救而得,今子有憂色何也?」《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馥懷懼,從紹索去,往依張邈。」
1.獨、散。如:「離群索居」。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詞:「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2.蕭條、寂寞。如:「興味索然」、「索然無味」。
參見「索性」(二)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裹繞、圍繞。如:「纏足」、「頭上纏了一塊布。」《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卓所得義兵士卒,皆以布纏裡,倒立於地,熱膏灌殺之。」
2.攪擾、騷擾。如:「死纏爛打」、「他被無賴給纏上了。」《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哀毒兼纏,痛百常情。」
3.應付、對付。如:「這個人真難纏!」《紅樓夢》第五八回:「怪不得人說戲子沒一個好纏的。」
姓。如漢代有纏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質薄而堅韌的生絲織品。《玉篇.部》:「絹,生繒也。」唐.白居易〈秦中吟.重賦〉:「織絹未成匹,繰絲未盈斤。」宋.戴復古〈織婦歎〉:「春蠶成絲復成絹,養得夏蠶重剝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如東漢有繁欽。
1.多、眾多。如:「繁星點點」、「繁文縟節」。《荀子.議兵》:「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唐.李商隱〈石榴〉詩:「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2.複雜。如:「繁雜」、「繁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鎔裁》:「游心竄句,極繁之體。」
3.茂盛、興盛。如:「枝葉繁盛」、「地方繁榮」。宋.王安石〈即事〉詩:「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繫在冠冕下的帽帶。《禮記.雜記下》:「管仲鏤簋而朱紘,旅樹而反坫,山節而藻梲,賢大夫也。」唐.韓愈、孟郊〈城南聯句〉:「朝冠飄彩紘,爵勛逮僮隸。」
2.繩子、繩網。《儀禮.大射儀》:「簜在建鼓之間,鞀倚于頌磬西紘。」《文選.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
3.綱紀、綱維。漢.蔡邕〈釋誨〉:「天網縱,人紘弛。」
宏大、廣大。《淮南子.精神》:「夫天地之道,至紘以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抽引絲。《說文解字.部》:「繹,抽絲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紅帶深青的。《說文解字.部》:「紺,帛深青而揚赤色也。」《文選.禰衡.鸚鵡賦》:「紺趾丹觜,綠衣翠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勒馬的繩子。《北史.卷二六.宋隱傳》:「軍人有盜馬絆者,斬而循,於是三軍震懼,莫敢犯法。」
1.行動時,被東西給纏住或擋住。如:「絆倒」。《水滸傳》第六九回:「那馬卻待回頭,背後絆馬索齊起,將馬絆倒。」
2.引申為約束、纏累的意思。如:「羈絆」。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一:「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宋.蘇軾〈送春〉詩:「夢裡青春可得追,欲將詩句絆餘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