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連續不斷。如:「綿延」、「連綿」。
2.細密的。如:「綿密」。
1.精細的絲絮。如:「絲綿」。《晉書.卷二四.職官志》:「秋絹二百匹,綿二百斤。」唐.韓愈〈河南令張君墓誌銘〉:「度支符州,折民戶租,歲徵綿六千屯。」
2.棉花、棉絮,同「棉」。明.歸有光〈先妣事略〉:「孺人之吳家橋,則治木綿,入則,則緝纑,燈火熒熒,每至夜分。」
3.形狀、質地像綿的物體。如:「海綿」。宋.陸游〈醉中懷眉山舊游〉詩:「想見東郊攜手日,海棠如雪柳飛綿。」
4.《詩經.大雅》的篇名。共九章。根據〈詩序〉:「〈綿〉,文王之興,本由大王也。」乃嘉美太王及文王之詩。首章二句為:「綿綿瓜瓞,民之初生。」
5.姓。如晉朝有綿思。
微薄、微弱。同「棉」。如:「綿薄之力」。《漢書.卷六四上.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嚴助》:「且越人綿力薄材,不能陸戰。」《新唐書.卷一五四.列傳.李晟》:「淮南兵綿弱,鄆人素易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由」。
勞役。通「徭」。《漢書.卷五.景帝紀》:「減太官,省繇賦。」
古代占卜的文辭。《左傳.閔公二年》:「成風聞成季之繇,乃事之。」《文選.潘岳.西征賦》:「既定鼎于郟鄏,遂鑽龜而啟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織。《集韻.上聲.混韻》:「綑,織也。」《墨子.非樂上》:「多治麻絲葛緒綑布縿。」
2.用繩子拴綁。《紅樓夢》第七一回:「等過了這幾日,綑了送到那府裡憑大嫂子開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絲織品的通稱。如:「綢緞」、「杭綢」、「府綢」。
束縛、纏紮。《楚辭.屈原.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綢,荃橈兮蘭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慢而不急。如:「緩步」、「緩慢」。《韓非子.觀行》:「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文選.劉孝標.辯命論》:「短則不可緩之於寸陰,長則不可急之於箭漏。」
2.寬鬆。《文選.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1.放鬆。如:「先緩口氣再說吧!」
2.延遲。如:「緩期」、「緩兵之計」。《孟子.滕文公上》:「民事不可緩也。」《金史.卷八八.康括安禮傳》:「賞有功不可緩。」
姓。如三國時魏國有緩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輕軟細薄的絲織品。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亳州出輕紗,舉之若無,裁以為衣,真若煙霧。」《紅樓夢》第一○五回:「綢緞一百三十卷,紗綾一百八十卷。」
2.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物。如:「窗紗」、「鐵紗」。
3.用綿、麻紡成的細絲。如:「棉紗」、「紡紗」。唐.王維〈洛陽女兒行〉:「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用紗製成的。如:「紗帽」、「紗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維繫網的粗繩。《說文解字.部》:「綱,網紘也。」《書經.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唐.杜甫〈又觀打魚〉詩:「蒼江魚子清晨集,設網提綱取魚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細緻的絲織品。《說文解字.部》:「綮,致繒也。」清.段玉裁.注:「凡細膩曰致,今之緻字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麻或其他纖維搓成細線,引申為紡織的意思。如:「紡績」、「績麻」。《詩經.陳風.東門之枌》:「不績其麻,市也婆娑。」唐.韓愈〈圩者王承福傳〉:「若布與帛,必蠶績而後成者也。」
功業、成效。如:「功績」、「成績」、「戰績」。《列子.楊朱》:「鯀治水土,績用不就,殛諸羽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紅、藍合成的顏色。《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
2.姓。如宋代有紫景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