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裁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制止、遏抑。《三國志.卷四四.蜀書.姜維傳》:「每欲興兵大舉,費褘常裁制不從。」
犯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兵入犯朝廷。宋.無名氏《梅妃傳》:「後祿山犯闕,上西幸,太真死。」《三國演義》第一六回:「濟姪張繡統其眾,用賈詡為謀士,結連劉表,屯兵宛城,欲興兵犯闕奪駕。」
弄兵潢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潢池,積水的池子。弄兵潢池語本《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海瀕遐遠,不霑聖化,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喻人不自量力而興兵作亂,有輕視的意味。也作「潢池弄兵」。
坐薪懸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生卒年不詳。為吳王夫差所敗,困於會稽,屈膝求和。歸國後,任用文種、范蠡,臥薪嘗膽,矢志復仇,終於興兵滅吳,並渡淮水,會諸侯,受方伯之命,稱霸江淮間,名震中國。或作「勾踐」。 (4) 反:通「返」,回來。 (5) 膽:一般解為動物之膽囊,或以為當指具苦味之膽草。 (6) 嘗:同「嚐」,用口辨別滋味。
矯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救。于斧漁子9>進諫子胥,子胥適10>會秦救至,因引兵還11>。越12>見其榮於無道之楚13>,興兵伐吳14>。子胥以不得已,迎之就李15>。」問曰:「笞墓何名乎?」「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乳狗哺虎,不計禍福。大道不誅,誅首惡。子胥笞墓不究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 (2) 子胥:伍員(?∼西元前664),字子胥,春秋楚人。與父兄俱仕楚,楚平王聽信讒言,殺其父兄,後逃亡吳國,佐吳伐楚,並得以使己復仇雪恥。又吳王夫差滅越國後,欲釋越王句踐回國,伍員極力諫阻,夫差不聽,反而聽信讒言殺了他。伍員死前預言越必滅吳,九年後果然應驗。 (3...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則可昌盛,違逆則遭滅亡。《晉書.卷九五.藝術傳.戴洋傳》:「歲星移入房,太白在心。心房,宋分。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石季龍若興兵東南,此其死會也。」
舌辯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擅長遊說、辯論的人。《三國演義》第七三回:「今可差一舌辯之士,齎書往說孫權,使興兵取荊州。」
按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止兵不動。《商君書.農戰》:「興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漢.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是故按兵守次,遣書致意。」也作「案兵」。
動眾勞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規模興兵打仗。後指動用很多人力去做某件事,多含有小題大作的意思。《西遊記》第三回:「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
吊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愍百姓,討伐有罪。《大宋宣和遺事.利集》:「南朝天子失德,我興兵來此吊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