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舌辯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擅長遊說、辯論的人。《三國演義》第七三回:「今可差一舌辯之士,齎書往說孫權,使興兵取荊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言語爭論。如:「辯論」、「抗辯」、「強辯」。
能言善道的。如:「辯士」、「辯才無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口腔內識別味道的器官,也是發音器官。如:「舌頭」、「舌音」、「舌尖」、「舌根」。
指說話的事。如:「長舌」、「饒舌」、「舌戰」。
物體像舌頭般的部分。如:「帽舌」、「鞋舌」。
火舌:火焰冒出像吐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貴族階級中最低的一級。如:「天子、諸侯、大夫、士」。
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
對人的美稱。如:「志士」、「勇士」、「女士」、「男士」、「各界人士」。
軍階之一,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
軍人。如:「士兵」、「士氣」、「身先士卒」。
某些技術人員。如:「護士」、「技士」、「助產士」。
拙口鈍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不會說話,拙於言辭。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哥的那喉舌,何人敢及?古者有隨何、蒯通、蘇秦,雖為舌辯之士,若是見了哥,也拱手回容。他豈敢開口?量你兄弟拙口鈍腮,真乃蛆皮而已。」《西遊記》第四三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鈍腮,不要惹大哥熱擦!」也作「拙口笨腮」、「拙口鈍辭」。
冊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子、冊子。《三國演義》第一○八回:「乃令一舌辯之士,齎捧冊籍,赴吳寨見諸葛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九回:「英領事在冊籍上一查,沒有這個人的名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