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1.30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經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神經系統1.1 中樞神經系統1.2 周圍神經系統1.3 *引用相關文獻* 神經系統神經系統是傳遞訊息給體內各個部位的主要系統,它與內分泌系統相互調控,一起維持體內的平衡。神經系統是由神經元為基本單位所組成,神經系統又可以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及周圍神經系統,藉由這兩種神經系統,人體才能因應周遭的各種環境產生適當的反應。<註1> 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是身體的控制中心,主要是由腦與脊髓所構成,身體上的上百萬條神經,能將訊息傳出或傳入神經系統。腦--腦是體內主宰大部分活動的器官,也是唯一能夠透過「智慧」行動的...
無性生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的生殖方式之一。動物行無性生殖,常見於較低等的動物,無受精現象,而直接從親體長出新個體,其方式包括分裂生殖、裂片生殖、出芽生殖、單性生殖等,過程較有性生殖簡單。植物方面則是藉由孢子或營養器官以繁殖後代。如真菌、蕈類、蕨類等多行孢子生殖,較高等的植物則以「營養繁殖」,即由自母體之枝、葉、根等營養器官,長出新個體。
ERG_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命名之。 ERG 生存需求(existence)物質可以滿足生存的需求,在工作環境中,生存的需求可藉由報酬、福利和愉快的環境而獲得滿足。這些需求很少被人所注意,尤其在供給充足的情境下。 關係需求(relatedness)與重要他人共同分享思想與情感,可使關係需求獲得滿足。ERG理論的基本主張之一,人們有傳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給別人的需求,同時也需求對方的回饋。 成長需求(growth)個體希望在與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能發展自己的創造才能。 基本論點1.每一層次需求的滿足愈少,則愈希望能夠獲取滿足。2.愈低層次需求愈被滿足...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於日常課程實踐之中。 課程目標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目標,主要著重於認知、情意、行動三層面。在認知面,藉由瞭解性別意涵、性別角色的成長與發展,來探究性別與社會文化的關係;在情意面,發展正確的性別觀念與價值評斷;在行動面,培養批判、省思與具體實踐的行動力。整合三個層面,可以推衍出以下六項課程目標:瞭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多樣化與差異性。瞭解自己的成長與發展,並突破性別的限制。表現積極自我觀念,追求個人的興趣,並發展長處。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尊重社會多元化現象。主動尋求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建構性別平等之社會。建構不同性別和諧、尊重、...
荒謬絕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荒謬絕倫」指荒謬之事,在同類中獨一無二,用來形容荒唐、錯誤到了極點。這個成語見於《掃迷帚》。清朝末年,維新運動大力倡導破除迷信。《掃迷帚》的作者受到這個風氣影響,認為迷信是阻礙進步的大害,基於這個動機,寫成《掃迷帚》一書。書中,作者藉由反對迷信的卞資生,和祟尚迷信的表弟楊心齋兩人的辯論,說明迷信的危害。典源所節錄的是卞資生對楊心齋所說的一段話。卞資生認為:民間流傳的天狗、騰蛇、白虎等星會降臨人間作祟害人,事實上並無這些星宿神人的存在,更遑論它們會危患人間,所以這個說法「荒謬絕倫」,也就是荒唐、錯誤到了極點。
口語表達能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讀、寫等項目,其中說話所佔的份量最重,不僅語文科會大量使用「說話」技巧,其他科目的學習也都需要藉由「說話」以成之,如:問答、討論、報告等,在課堂進行中,隨時都必須使用到說話的能力;而人的一生中也無時無刻不以「說話」來達成各種目的。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學生的說話能力,亦即口語表達能力,應是教師著手語文教學時重要的課題之一。 參考文獻1.林寶貴(2002)。語言障礙與矯治。臺北市:五南。2.羅秋昭(1996)。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3.林公翔(1993)。現代兒童心理語言學。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4.胡海國編譯...
文化再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崇尚中上階級的價值取向,讓家庭背景良好的學生,不管在語言文字的表達及儀態風度的表現,均較之社經地位低的學生來得優越。1. 教學的行動:即象徵暴力,藉由文化專斷的強制實行,以專斷的權力完成之。教學行動其實反映宰制階級的利益,除了消極地排除某些觀念外,更要積極地灌輸某些價值,因此所保留或排除的內涵,其實文化專斷地執行象徵暴力之結果。2. 教學的權威:教學行動便蘊含權威的要素,在運用具相對自主性,讓教學行動得以運作順利。教學權威是一種專斷的權力,執行時會讓人誤認教育的權威是合法,甚至有積極正面的作用。3. 教學的任務:為一...
秘密通訊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犯。而此指之秘密係屬於個人化之事項,即個人可依其自由意志決定是否使他人知曉之事項。而所謂通訊則指藉由各式資訊交通媒體所達成之資訊交通行為,而一通訊行為應屬於祕密的私人通訊或公開的公眾通訊取決於通訊當事人之主觀意志。「私人通訊」係為當事人主觀對該通訊行為之認定,其不欲內容為第三人所知,自始受憲法第12條之保障,反之,假若當事人主觀上物議將通訊之內容作為秘密,則可視為「公開通訊」,此時則非秘密通訊自由所欲保障之客體。而無法外在客觀事實判定通訊當事人之意圖,或事實不明確時,基於法治國家人權保障之觀點,則傾向將其推定為私人通...
界線(Boundari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界線之意涵2 界線之特性2.1 健康的界線2.2 糾結的界線2.3 疏離的界線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界線之意涵界線是家族治療的概念之一。家庭包含夫妻、父母、手足等次系統,而界線是指一條看不見的線,將家庭中每個次系統間和成員間分開。藉由提供系統內不同部分的屏障,來保護系統的完整性。界線掌握了每個成員與其他人之間的接觸量。 界線之特性 健康的界線界線在家庭中具有不同形態,界線就像是一個連續光譜,如果光譜的一端是堅固不變的界線,另一端就是完全開放的界線,光譜的中央是健康的界線,此時家中成員的互動較有彈性,且個體同時有...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共同特徵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定義  近年來由於學習型組織的討論,針對各領域的策略與模式也因應而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出現,使最直接運用教育專業的「學校」,重新思考、打破舊有教師獨立教學的文化,而使教學交流、小組學習等運用在教師組織中,藉由幫助教師提升自我而達到幫助學生的實質成效,茲將學者對於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論述意涵整理如下:孫志麟(2004)認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教師和校內外的教育工作者,基於平等互惠、民主開放的原則,進行專業對話,實踐批判反思、教學、改進與研究,並促使全體教師...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