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虛無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哲學上主張否定一切事物的可能性,真理或真知不可得而有,知識上的真偽、道德上的善惡,沒有客觀的效驗,也沒有普遍的標準,稱為「虛無主義」。
|
恫疑虛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張聲勢,使人疑懼不安。《宋史.卷四○二.安丙傳》:「時方議和,丙獨戒飭將士,恫疑虛喝,以攻為守,威聲甚著。」也作「恫疑虛猲」。
|
沖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淡泊謙虛。如:「教授沖虛的待人處事態度,受人尊敬。」《舊唐書.卷一.高祖本紀》:「老氏垂化,本貴沖虛,養志無為,遺情物外。」唐.張九齡〈進千秋節金鏡錄表〉:「聖道沖虛,有來皆應。」
2.凌空升天,常指成仙。如:「沖虛而去」。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四一:「列仙停脩齡,養志在沖虛。」唐.曹松〈哭胡處士〉詩:「疑是沖虛去,不為天地囚。」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殷文圭》:「向者布衣,綠眉方口,神仙中人也。如學道,可以沖虛;不爾,垂大名于天下。」
|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來沒有的事,傳說的人多了,就幾乎成為事實。《五燈會元.卷一一.臨濟玄禪師法嗣》:「僧問:『多子塔前,共談何事?』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
烏有子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子虛烏有」。見「子虛烏有」條。01.明.凌濛初〈譚曲雜劄〉:「今世愈造愈幻,假托寓言,明明看破無論,即真實一事,翻弄作烏有子虛。」02.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至於兒女鍾情,賓客解嘲,雖稍有點染,亦非烏有子虛之比。」
|
虛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恬淡寂靜。《莊子.天道》:「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北史.卷六四.韋孝寬傳》:「晚年虛靜,唯以體道會真為務。」
|
虛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切實際的言辭。《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老夫當日認假為真,雖妻子跟前不敢說破,其實所稱八拜為交,皆虛言耳。」
|
虛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禮以左為尊位,後以虛左指留著尊位以待賢者。《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二折:「他虛左下英材,論慇懃禮意休猜。」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