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僅受到驚嚇,而無實際遭受災禍。《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不出來走這一番,今日也不得受這一場驚。」
眼見是實,耳聞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親眼看到才確實,傳聞並不足為信。如:「其實我早已聽說,只是眼見是實,耳聞是,等看到再說。」
談廢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魏晉士大夫崇尚清談的害處。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給。今四郊多壘,宜人人自效,而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後多借指因空談而耽誤正事。如:「你每天談廢務,卻不實地去做,終將一事無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氣瀰漫的樣子。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八月湖水平,涵混太清。」
憍恃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鬥雞空自驕傲,只憑藉一時之意氣求敵。語本《莊子.達生》:「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憍而恃氣。』」後用以比喻內在涵養不足而驕矜自滿。如:「他向來眼高於頂,憍恃氣,一旦遭遇困難,將會孤立無援,四面楚歌。」
矢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射箭技術精湛,每發必中。南朝梁.沈約〈為皇太子謝賜御所射雉啟〉:「輕鑾微動,密翳徐張,黃間所彀,矢無發。」也作「矢不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有頭銜而無實質。如:「做人應重視實力的培養,而非依靠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畫或文字中斷斷續續的線或是用許多點連續構成的線。
無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哲學上主張否定一切事物的可能性,真理或真知不可得而有,知識上的真偽、道德上的善惡,沒有客觀的效驗,也沒有普遍的標準,稱為「無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漢代司馬相如所作的賦。文中藉構的子、烏有、亡是公三個人彼此問答,用以諷刺帝王的驕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