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8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差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官府的衙役。《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睡到次日天明,來到店中看看,打發差人李彪出去探訪,仍留王惠在店。」《儒林外史》第五回:「衙門裡的差人,因妹丈有碗飯喫,他們做事,只揀有頭髮的抓,若說不管他,就更要的人緊了。」
嚴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嚴格公正而分明。《三國演義》第一八回:「紹混淆是非,公法度嚴明。」《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那些衙門中人雖是受了賄賂,因憚太守嚴明,誰敢在傍邊幫襯一句!」
扣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強制手段把人或物扣住不放。《清會典.卷四三.吏部.漢員銓選一》:「即行知照該衙門,遇有應歸月選缺出,不得咨部扣留。」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劉向《說苑.卷一五.指武》:「大之伐小,強之伐弱,猶大魚之吞小魚也,若虎之食豚也。」弱肉強食,大的吞併小的。《活地獄.楔子》:「衙門裡的人,一個個是餓虎飢鷹,不叫他們敲詐百姓,敲詐那個咧?俗語說的好:『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起爐作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放過不理,也不要自以為是,自創解說。至於「另起爐灶」的用法,如《歧路燈》第一○八回:「姑太太道:『衙門甚為便宜,何必遷移?』撫臺道:『非是我好另起爐灶,只為那邊侄子親迎,有許多不便處。』」說的是撫臺大人因為不便在衙門為晚輩辦喜事,所以另外租了個大宅院為公館,所以稱「另起爐灶」。在《鏡花緣》第一四回提到無腸國有些富家收集排泄物反覆供下人食用,一直到實在無法下嚥了,才重新換過,所以也用了「另起爐灶」。這句成語今多用來指另立門戶,或捨棄舊事物,重新來過。
食浮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人浮於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人浮於事」原作「人浮於食」。根據《禮記.坊記》中記載,孔子曾說:「君子能夠推辭尊貴和富有,而安於卑賤和貧困的生活,這麼一來禍亂就會減少。所以君子與其領取的俸祿超過個人的才幹,寧願使個人的才幹超過所得的俸祿。」孔子說這段話的用意是期望人們能安於貧賤、不貪求富貴、以減少禍亂。後來「人浮於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轉而用於表示人多事少。「人浮於事」的書證如《兒女英雄傳》第二回:「他從前就在邳州衙門,如今在兄弟這裡,人浮於事,實在用不開。」
歇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宿。《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是夜,即留承信於衙門歇宿。」《儒林外史》第二回:「申祥甫拿出一副藍布被褥,送周先生到觀音庵歇宿。」
限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限定日期。《福惠全書.卷一.筮仕部.畫憑領憑》:「到任限期,須浼稍寬。」《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看看制臺衙門裡驗費的限期快到了,機器尚無消息。」
美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好意。三國魏.應璩〈與從弟君苗君冑書〉:「師官授邑,誠美意也。」《文明小史》第五回:「承你的美意,總算留我們在衙門裡住。」
當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擔任差役。《文明小史》第五八回:「老帥德高望重,又兼總理封圻,卑府在它帥跟前當差,猶如老帥子姪一樣。」《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您在那衙門行走,我是在兵部當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