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9.65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名。戰國時的一國,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先發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旋自立為楚王,勢力頗大,後為其部下莊賈所殺。 (3) 大澤:地名。即大澤鄉,地約當在今安徽宿縣西南。 (4) 會稽守:會稽郡守。會稽,音ㄍㄨㄟˋ ㄐ|,浙江省舊縣名,今與山陰縣合併為紹興縣。守,郡守,職官名。秦時一郡最高的行政首長。 (5) 通:殷通,生卒年不詳。秦二世時為會稽郡守,後為項羽所殺。 (6) 梁:項梁,生卒年不詳。楚將項燕的兒子,項羽的叔父。秦末,陳勝起兵,梁與籍共起兵吳中以應之,後為秦將章邯所敗而死。 (7) 江西:此指浙江以西,即大澤一帶。 (8) 桓楚:人名,生卒年不詳。 (9) 將:音ㄐ|ㄤˋ,率領。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春秋時周畿內地。故址在大陸地區河南洛陽縣西南
前功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夫韓氏與趙、魏二氏分晉,列為諸侯,韓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魏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趙地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後皆為秦國所滅。 (3) 武:戰國時魏將,生卒年不詳。 (4) 藺、離石、祁:戰國時趙國都邑,在今山西省境內。 (5) 踐:用腳踩踏;通過。 (6) 梁:指大梁,戰國時魏國首都,在今河南省開封縣。 ◎2《戰國策.魏策三》秦敗魏於華,走芒卯而圍大梁。須賈為魏謂穰侯曰:「……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止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守十仞之城,臣以為雖湯、武復生,弗易攻也。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
目不交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盎由此名重朝廷。 〔注解〕 (1) 曾參:西元前505∼前436,春秋時魯國武城(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字子輿。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曾子。 (2) 布衣:平民。〔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漢.荀悅《前漢紀.卷七.文帝紀上》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東部,北到河北省西南,東至山東,南及長江|江漢水|漢流域。File:Shi Jing.jpg|thumb|400px|《御筆詩經圖》 - 乾隆帝御筆寫本目錄1 成書過程2 體例分類2.1 風、雅、頌2.2 現存篇目2.2.1 國風2.2.2 小雅2.2.3 大雅2.2.4 頌2.3 賦、比、興3 毛詩序4 評價與影響5 詩經的開篇6 「四始」「五際」說7 文化8 簡帛本詩經9 參考文獻10 外部鏈接11 以上資料來源 成書過程 《詩經》...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受了牽連而謫為濟州司法參軍。當年秋天便離開京城,赴濟州任。濟州在今山東荏平西南,王維在那裏度過了四年多的光陰。其中開元十三年(725年),詩人裴耀卿任濟州刺史,裴為河東人,與王維是同鄉,待王維不錯,使王維稍得安慰,但裴很快又赴宣州任職,使王維甚感惋惜。在裴耀卿離開濟州不久,王維也于開元十四年(726年)春天辭去司法參軍之職,離開濟州。據陳鐵民《王維年譜》,王維離開濟州後,在淇上住了二年,開元十七年(729年)赴長安,在長安又閒居了幾年。初到長安,他即開始從大薦福寺道光禪師學習頓教,結識了詩人孟浩...
窮途末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從兵:歸順的軍隊。從,音ㄘㄨㄥˊ。 (8) 叩:擊。 (9) 函谷: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縣西南的關口。東起崤山,西至潼津,地形至為險要。為秦朝重要邊防。 (10) 咸陽:秦朝的首都,地約當今陝西省長安市東北。
陶淵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名潛,或名淵明。一說晉世名淵明,字元亮,入劉宋後改名潛。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先生(陶徵士誄)。潯陽柴桑(今在江西九江西南)人。晉代文學家。以清新自然的詩文著稱於世。目錄1 生平2 評價3 著作4 相關教學資源 生平   陶淵明出身沒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出身微寒,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長沙郡公。祖父陶茂作過武昌太守,父親陶逸任安成太守,早逝,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及彭澤縣令等職,後「不為五斗米折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川名。源出大陸地區河北省獲鹿縣西南井陘山,向東流經欒城、趙縣,注入寧晉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