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9.45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騷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擾亂不安。唐.杜甫〈喜雨〉詩:「農事都已休,兵戊況騷屑。」唐.劉禹錫〈秋聲賦〉:「念塞外之征行,顧閨中之騷屑。」
農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農事。《管子.君臣下》:「禁淫務,勸農功,以職其無事,則小民治矣。」
農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事。《三國演義》第九一回:「善撫居民,勿失農務。」
稷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五穀之神。因稷為五穀之長,故以稷神指五穀之神。厲山氏子柱,能殖百穀,帝顓頊舉其為農事之官,天下遂蒙其利;周的先祖棄亦能殖百穀,故後亦稱柱與棄為「稷神」。見漢.蔡邕〈獨斷上〉。
興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興起實行。唐.張仲甫〈雷賦〉:「發陽和,啟蟄戶。農事興作,秋成斯睹。」
齊民要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後魏賈思勰撰,十卷,九十二篇。其書專主農事,又旁採異聞,文詞古雅,援引博奧,為農家書之最古者。
棄本就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捨本逐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捨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農事。古時候以農立國,故以農業為本業,以工、商為末業,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務農而從事於工、商。《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一文,講的是當時的農業政策。力陳人民務農對國家的影響,直指人民從事農業就會因生產富足而不肯輕易遷徙。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
佛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佛的燈火。宋.蘇軾〈是日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詩〉二首之一:「農事未休侵小雪,佛燈初上報黃昏。」《初刻拍案驚奇》第二七回:「就此出家,禪榻佛燈,晨飧暮粥,且隨緣度其日月。」
農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稱立夏以後,農事繁忙的月分為「農月」。《三國志.卷六四.吳書.華覈傳》:「六月戊己,土行正王,既不可犯,加又農月,時不可失。」
農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專司指導、管理和獎勵農事的官吏。《史記.卷三○.平準書》:「乃分緡錢諸官,而水衡、少府、大農、太僕各置農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