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9.99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劉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替夏朝君王孔甲養龍後來逃到魯縣的劉累。年少時的劉邦性格豪爽,不喜歡讀書,但對人很寬容,也不喜歡從事農事,所以被他的父親訓斥為「無賴」,並說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但劉邦還是我行我素。長大後考試做了泗水亭長(亭長即大約是今天的里長),和縣裏的官吏們混得很熟,在當地也小有名氣。在秦都咸陽見到秦始皇出遊,發出了「嗟乎,大丈夫生當如此也」的感歎。與呂公叔平結識,娶其女呂雉為妻。 楚漢相爭在入咸陽前,項羽屯駐在鴻門時,曾邀請劉邦赴宴,也就是有名的鴻門宴,然而項羽未聽從亞父范增之計,使得劉邦逃過一劫。項羽進入咸陽,火燒阿房宮,自稱西楚霸...
桑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桑與麻。為農家養蠶、紡織所需,後借為農事之代稱。《文選.江淹.雜體詩.陶徵君》:「但願桑麻成,蠶月得紡績。」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躬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天子親自耕田,以勸農事。《禮記.月令》:「天子親載耒耜,……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丹飾演 傳說俚語在關羽家鄉解縣,傳說關羽本名馮賢,生在有文化教養的農家,青少年時期在家習文練武兼作農事,娶胡氏為妻,更在178年五月十三生了關平。大約在關羽24歲的時候,即183年,因斬殺惡豪呂熊而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並改姓為關。於明朝時,仍有關羽有一子關索一說,但關羽不認他,最後成為蜀漢一員將領,但一般學者都認為關索只是傳說,歷史上沒有關索此人。於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一書中,曾記載關羽當時為劉備重任,不惜親自採都山的鐵,鑄成二刀,銘為萬人。後來關羽兵敗,將二刀投入水中。而因《三國演義》的故事家喻戶曉,所以產生了不少...
零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零散不成整數。《福惠全書.卷八.錢穀部.漕項收兌》:「米既零星折耗,不免分頭照應,耳目難周。」《紅樓夢》第五五回:「不過零星雜項使費,也滿破三五千兩。」
秋收冬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天收割穀物,冬天貯藏糧食。後被喻為一年的農事。《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孤本元明雜劇.三化邯鄲.第一折》:「這力田呵,春耕夏耨,秋收冬藏,無飢寒之憂,何為不樂?」
農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的傳統曆法,因適用於農事生產的時序,所以被稱為「農曆」。以觀測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訂定二十四節氣,並配合月相以朔為每個月的初一,因此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為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但因比回歸年的長度短,所以必須加入閏月,使得每個節氣與月分能互相呼應,所以事實上是一種陰陽合曆。參見「夏曆」條。
義盡仁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載周代儀禮的書。其中有關祭祀的部分,談到當時都在十二月田事告一段落時,由官方來舉行祭祀農神以及有助於農事的其他事物。祭祀的對象有八:除了最早教人民從事農耕的神農氏、帝堯的農師后稷,還有當時的農官、農官在田間的處所,另外還包括了貓和老虎,因為牠們會吃掉破壞農作物的田鼠與野豬,另外還有與農事密切相關的田舍及溝渠,最後並祈禱昆蟲不要來作亂。這樣完備的儀式非但祭祀農神,連帶對農耕有益的事物都加以回報,已是「仁之至,義之盡」,各面方都照顧到了。後來「仁至義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對他人盡最大的努力關懷照顧。
螢火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夏日生於水邊,長三分許,能飛,夜間腹部會發出燐光,故稱為「螢火蟲」。食害蟲,有益於農事。也稱為「丹鳥」、「火蟲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古代掌農事的官。《詩經.豳風.七月》:「饁彼南畝,田畯至喜。」漢.毛亨.傳:「田畯,田大夫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嘉田畯之匪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