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損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捨本逐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捨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農事。古時候以農立國,故以農業為本業,以工、商為末業,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務農而從事於工、商。《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一文,講的是當時的農業政策。力陳人民務農對國家的影響,直指人民從事農業就會因生產富足而不肯輕易遷徙。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
郊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禮。《左傳.襄公七年》:「夫郊祀后稷,以祈農事也。」《文選.揚雄.甘泉賦》:「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陰后土,以求繼嗣。」也稱為「郊社」。
大家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口眾多的家庭。[例]農業社會裡農事繁重,人力需求量大,是促成大家庭盛行的原因。
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節及氣候,節氣代表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運行的位置。每十五度設一個,共有二十四個節氣,兩個節氣間平均差約十五天,但因地球繞日速度隨距日遠近而變,所以節氣間距略有不同。古代天文家以二十四節氣分配十二個月。[例]節氣自古以來便用以表明氣候變化和農事的關係。
寒耕熱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冬天耕地,夏天耘草。形容農事辛苦。《孔子家語.卷八.屈節解》:「民寒耕熱耘,曾不得食。」也作「寒耕暑耘」。
民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農事。《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問為國,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
桑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傳說是少昊時的官名。為主管農事的九扈之一,掌理獎勵百姓耕作養蠶之事。漢.蔡邑〈獨斷上〉:「桑扈氏,農正趣民養蠶。」
不奪農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耽誤農事生產的各個階段。《舊唐書.卷五三.李密傳》:「是以輕徭薄賦,不奪農時,寧積於人,無藏於府。」也作「不違農時」。
水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偶蹄目。角大,呈新月形。體型碩大,毛灰黑色,以青草為食,擅長耕田,大陸南方地區與印度均產之。因好泅水,故稱為「水牛」。
食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與農事飲食相關等事。貨,錢財布帛衣服等物。食貨泛指財政經濟等事。《漢書.卷一○○.敘傳下》:「厥初生民,食貨惟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