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舉兩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一種舉動同時兼收兩利。《晉書.卷五一.束晳傳》:「一舉兩得,外實內寬,增廣窮人之業,以闢西郊之田,此又農事之大益也。」《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伯牙討這個差使,一來,是個大才,不辱君命;二來,就便省視鄉里,一舉兩得。」也作「一舉兩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皆,完全的意思。《禮記.月令》:「乃命冢宰,農事備收。」
開源節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足。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注解〕 (1) 百姓時和:百姓能得天之和氣,農事豐收。 (2) 事業得敘:耕稼農作得依照季節的規律,國君不奪農時。敘,次第。 (3) 等賦府庫:按等級徵收賦稅,以入國庫。 (4) 斟酌:考量合宜與否。
不翼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翼而飛」原作「無翼而飛」。據《管子.戒》記載,春秋時,齊國國君齊桓公有年春天打算去東海邊出遊,再轉往南邊。消息傳出後,有人便說:「桓公這次出遊,有如古代賢王出巡。」桓公聽了十分不解,便請教大臣管仲這話是什麼意思。管仲說:「古代賢王春天出巡是為了體恤民情,視察農事是否順利,這關乎國家的民生大計,而不是為了遊玩。如果為了遊玩而勞民傷財,必定會引起民怨,導致滅亡。」桓公聽了一直點頭稱是。管仲又勸諫桓公說,他貴為君王,所說的話傳播速度很快,即使沒有翅膀也會一下子飛到千里之外,告誡他一定要謹言慎行。後來「不翼而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消息、言論等不待推廣便迅速傳播,後來則多於比喻物品無故遺...
稼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播種與收穀。為農事的總稱。《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我當初實是不知稼穡,被人鼓舞,朝歌暮樂,耗了家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繳納。如:「完糧」、「完稅」。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八.農事.開墾上》:「收熟之時,照所佃糧額,竟赴管屯衙門,當官完納。」《官場現形記》第四○回:「這一季的錢糧,已完到六七成了。」
女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子所做的針線、紡織、刺繡、縫紉等工作。《漢書.卷五.景帝紀》:「農事傷則飢之本也,女紅害則寒之原也。」《聊齋志異.卷二.嬰寧》:「操女紅,精巧絕倫。」也作「女工」、「女功」、「女事」。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金史.卷九八.完顏匡列傳》:「今已四月,農事已晚,邊民連歲流離失所,扶攜道路,即望復業,過此農時,遂失一歲之望。」
芒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久的精密推算,制定了二十四節氣。「小滿」與「芒種」兩節氣更特別是二十四節氣中惟二與相關的命名,而是與農事有關。 蕤賓之音我國古代用八卦中十二辟卦表示一年中十二個月的氣候變化,而律呂證實每種氣候來臨。律呂指的是在陝西、河南邊界,形狀傳言像竹子卻不是的呂管,依一定長短粗細,傳說中埋於天山的陰谷,共十二種,管中充滿盧灰,用竹衣(竹子內的薄膜)貼上,冬至一陽生之時,最長管子的灰遍噴出,發出聲響,每月一次,由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中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宮、無射、應鐘十二種聲響組成。(註1)五月為午月,陽氣開始減少,尤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肥料。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六.農事.營治上》:「劚起宿土,雜以蒿草,火燎之,以絕蟲類,併得為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