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妊娠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女因懷孕或青春期生長過速,而使表皮變薄、變平,且真皮層內的膠原纖維變得較無彈性,而在皮膚上形成深淺不一的紋理。尤其在乳暈、陰部、肚皮中央及大腿內、外側特別明顯。其形成原因主要和個人的荷爾蒙及遺傳因素有關。醫學上並無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易傳》,以解讀《易經》。普遍認為《易經》最初是占蔔用的書,但它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宗教、中醫|醫學、天文、算術、文學、中國音樂|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自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亦被介紹到西方。目錄1 名字的由來2 歷史2.1 傳統的說法2.2 現代的說法2.3 流傳與學派3 結構4 易與哲學4.1 易與二進制5 資料來源 名字的由來 《周易》一名有幾種不同的解釋。  「周」,東漢鄭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而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認為「周」是指岐陽地名,是周朝的代稱。有人認為...
隔離作用(Isol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詳細說明中,並未顯露對犯人的情緒反應;又如銀行行員遇到搶劫在當時表現處變不驚,但事後害怕不已。另外像醫學院學生能夠專心解剖大體而不會想到死亡等等。理性作用則是屬於隔離作用的一種類型。在某情境下,個體常過度以抽象想法進行擴大解釋,並將自己置身遠處,避免讓捲入焦慮的情緒中,例如將自我情緒與想法進行切割,避免公開表明自己的期望,在情感上採用溫和表達方式,避開不被接受的情緒,而將想法放在明智的(例如隔離、合理化、鬆解、補償等)方面。在臨床上,當事人陳述自己遭到迫害或虐待時,看不出任何痛苦神情,表現出事不關己的冷靜,即是把痛苦的感...
杏林之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高無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崇高、最尊貴,而無可超越的。[例]華佗有高明的醫術和醫德,在醫學史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明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色透明的結晶體,有澀味,溶於水。可淨化水質或供工業、醫學上之用。[例]明礬可用來淨化造紙工業所需的水,也可用來使紙張的纖維膠合在一起。
權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某種領域具有崇高地位和影響力的人。如:「院長是醫學權威。」
吞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醫學上指包圍、破壞細菌或其他異物的現象。如:「吞噬細胞具有吞噬細菌的作用。」
排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醫學上指生物體抵抗非本身組織的外來物質,所產生免疫反應的一連串變化。如人體器官移植後的發燒,便是人體的排斥作用之一。[例]人體換腎後,要注意觀察排斥情形,以免引發併發症。
麻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醫學上稱知覺完全喪失,分為全身麻木、局部麻木及部位麻木三種。《西遊記》第四○回:「沙僧聞言,打了一個失驚,渾身麻木道:『師兄,你都說的是那裡話,我等因生前有罪,感蒙觀世音菩薩勸化,與我們摩頂受戒,改換法名,皈依佛果。』」《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昨晚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