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8.59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爐火純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純完美的境地。比較早的文獻證據是唐代孫思邈所寫的一首四言詩,收錄在《全唐詩》中。孫氏通百家、陰陽、醫學之術,他這首詩主要是描述煉丹的過程。詩中大意是說:煉丹時,將鉛汞置入丹鼎中,點燃爐火。紅光烈火,所冒之煙,已無黑色,火燄變成純正的藍光。許多成語典以為孫思邈這裡說的就是煉丹完成時的「爐火純青」現象。如果探究全詩,下文有「紫色內達,赤芒外射」的說法。根據《雲笈七籤.卷六九.第七返玄真絳靈砂篇》所云丹砂煉成金丹,有七個層次,叫做「七返」。「返」就是「還」,丹砂煉後返還成金,所以叫做「返」。其中第七返「玄真絳霞砂」,在鼎中會發「紅紫五彩霞光」,煉成的金丹就叫「絳霞之紫金」。由此可知,「爐火轉青」時...
躍然紙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躍然2>紙上。 〔注解〕 (1) 薛雪:西元1681∼1770,字生白,號一瓢,清蘇州人。是清代醫學家,也是詩、書、畫家,他的《一瓢詩話》是論詩名著。 (2) 躍然:活躍、生動的樣子。
個案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案研究是為了決定導致個人、團體、或機構之狀態或行為之因素,或諸多因素之間的關係,而對此研究對象做深入探究。個案研究在教育研究上,有一段漫長之歷史,但也普遍應用於其他領域之研究,例如醫學、臨床心理學及個別差異之研究等等,並不限於研究別團體及其成員之行為特徵。個案研究較多用於檢核研究當時事件,但期間有關之行為無法予以操縱,因此個案研究有時需借重與歷史研究相同之蒐集資料技術,此外個案研究另需運用兩種於歷史研究所無法之蒐集資料方法,即直接觀察與有系統之訪問。目錄1 特徵2 目標3 研究設計3.1 設計形式3.2 設計要素4 研...
自我認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為早閉型統合。他已經對工作、學校或是自己的認同做出承諾,但是他並沒有開始尋求認同。舉例來說,瑪莉是醫學院學生,但決定她進此行業的是她的母親,而非由她本人自己思考後所做出的決定;這類型的的人通常都是遵循父母的建議而做出承諾。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自我認同理論英文關鍵字: Individual Identity Theory 參考資料Robert J. Sternberg, Wendy M. Williams /著。教育心理學。頁3-5~3-6。華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鮮為人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少人知道。如:「這種療法鮮為人知,經媒體披露後,引起醫學界的重視。」
杏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三國吳人董奉隱居廬山,為人治病不收錢,僅要求重病治癒者,植杏樹五株,輕者一株,數年後得杏樹十餘萬株,蔚然成林。見《太平廣記.卷一二.董奉》。後以杏林指醫學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ulfur;sulphur,S)化學元素。原子序16。非金屬元素之一。為淺黃色的結晶體,不傳熱、電,易燃,能直接與大多數的金屬化合。工業上用來製硫酸、火藥、火柴、硫化橡膠、殺蟲劑等,醫學上也用來治療皮膚病。俗稱為「硫黃」。
自陳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0世紀40年代初期編製的,採用經驗效標法,主要用於人格鑒定、心理疾病的診斷治療、心理咨詢等心理學、醫學領域。中科院心理學所,會同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45個合作單位,對1萬多個對象進行了實驗,在1989年也正式推出明尼蘇達多相(MMPI)的中國版。十六種人格因素測試(16PF)十六種人格因素測驗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試研究所的卡特爾教授編製的,是個體人格特征最普遍使用的工具之一,廣泛應用於各類人員。艾森克人格問卷(EPQ)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長期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現,如果在閱讀後的九小時之內對閱讀的內容做一次複習,則可以有效提昇長期記憶量。此外,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利根川進(Susumu Tonegawa)研究發現,睡眠對形成長期記憶有很大影響。他指出學生為應付考試通宵溫習,往往考試後就會忘記溫習過的知識。另外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發現,食用高脂食物,會促使長期記憶形成。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士,則認為此說同讓科學失效,也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與弗氏生前所經歷的醫學與學院二者,維持相同的曖昧關係。當今嘗試治療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療師,以不同方式與弗式精神分析產生關連。某些治療師修改弗式取向,發展各種精神動態(psychodynamic)的模式與療程。有些則拒斥佛氏的心理模型,但將其療法的某些部分,特別其中仰賴患者言談以為治療形式者,加以改編再使用。精神醫學|精神醫師(psychiatrists)身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