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描述性研究與行動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性,因為教育者本身就是實驗者。不過,老師和行政人員站在教育的第一線,透過他們,我們可以獲得更深入的領悟,這是其他研究法辦不到的。 關鍵字中文: 描述性研究與行動研究英文: Descriptive studies and action research 參考書目Robert E. Slavin(2005)。教育心理學,頁25-26。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夏曼‧藍波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擁有巨大的感染力,甚至足以媲美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作品中有對海洋和自然的崇敬態度,也展現對生命的領悟和智慧。可說是原住民作家中最令人驕傲的代表。責任編輯人:范孟軒
了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理解、領悟。唐.李公佐《謝小娥傳》:「乃憑檻書空,凝思默慮。坐客未倦,了悟其文。」《聊齋志異.卷一一.書痴》:「今即夫婦一章,尚未了悟,枕席二字有工夫。」
會心不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閒想也。」比喻就近得到領悟
開卷有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曾說:「少年來好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陶淵明從小即喜愛閱讀,當讀到對書中文義有所領悟時,便高興得忘了進食。由此可見他以閱讀來豐富他的精神世界。後來「開卷有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打開書本閱讀,即能得到好處。在宋.王闢之的《澠水燕談錄》裡記載了一則 「開卷有益」的例子:宋太宗趙光義非常喜歡讀書,但歷代典籍文史資料實在太多,所以他命令當時的大文學家李昉主持編輯一套集歷代圖書資料精華的百科全書。李昉等學者歷經七年的努力終於編成。宋太宗對這部書非常重視,同時為它取名為《太平御覽》,規定自己要在一年內看完它,就算政務繁忙,也一定要找時間補讀。大臣們怕他太勞累,常勸他多休息...
入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領悟真理。清.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三則之三》:「此樂非但忘貧,兼可入道。」
省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悟了解。《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僖宗方在幼沖,縱有忠臣直諫,怎生省得?」《水滸傳》第一回:「你等道眾省得甚麼!碑上分明鑿著遇我而開,你如何阻當!」也作「省的」。
吐絲自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作繭自縛」之典源,提供參考。 《景德傳燈錄.卷二九.誌公和尚.十四科頌.善惡不二》我自身心快樂,翛然無善無惡。法身自在無方,觸目無非正覺。六塵本來空寂,凡夫妄生執著。涅槃生死平等,四海阿誰厚薄。無為大道自然,不用將心畫度。菩薩散誕靈通,所作常含妙覺。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法性本來圓明1>,病愈2>何須執藥。了知諸法平等,翛然清虛快樂。 〔注解〕 (1) 圓明:佛家語。圓融容易體會領悟。 (2) 愈:同「愈」,病情好轉。
泥牛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韓國伽耶山海印寺發現之版本。在《祖堂集》卷六記載了一段小故事,洞山良价禪問漳州龍山和尚:「和尚你是領悟了什麼道理,所以能住在這座山裡面?」龍山和尚回答:「我看見了兩頭泥做的牛互相爭鬥,跌入海中,直到如今全無消息。」佛家之中,以「泥牛」比喻人的思慮。一個人的內心在未開悟之前,想法往往是互相矛盾的,不只現在的想法和過去的想法矛盾,內在的想法和外在的想法矛盾,自己和其他人的想法也是充滿了衝突和比較,就像兩頭牛在互相爭鬥,無法解脫,然而泥塑的牛一旦掉入水中,馬上就會融化了;同樣的,一個人如果悟得智慧,開悟見性,原本心中的固執和主觀意識,也會馬上消失無蹤。洞山良价禪師問潭州龍山和尚如何開悟,但是開悟的...
直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經由推理或經驗去理解,而由心靈直接去感受領悟事物。[例]她敏感的直覺到,對方似乎有事情瞞著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