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9998 ms
共 3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顏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起來就像黑色,其他顏色都為紅色。 參考書目註1:有關物理的100個常識,形豔編著,第一版-台北市,驛站文化,2011.09。註2:新世紀科學學習百科,內爾阿德利著,初版,台北市,貓頭鷹,1995。
|
告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害者向高級長官或機關告發,稱為「告訴」。《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中和四年七月,李克用奉表自陳,告訴朱全忠上源驛謀殺的事。」明.徐霖《繡襦記》第二二齣:「近日聞得東西二肆相爭主顧,必來告訴於我,且待審個是非則個。」
|
急如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急如星火」。見「急如星火」條。
01.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志苗》:「有司告援急星火,驛使交道中不絕。」
|
吟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誦詩歌。《文選.成公綏.嘯賦》:「乃吟詠而發散,聲駱驛而響連。」《三國演義》第三七回:「玄德正看間,忽聞吟詠之聲,乃立於門側窺之。」也作「吟永」。
|
楊貴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鎮節度使安祿山以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隨駕禁軍將校一致要求處死楊貴妃和楊國忠。唐玄宗言國忠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楊玉環,無奈禁軍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接受高力士的勸言後,唐玄宗為求自保,不得已賜死楊貴妃。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自縊在佛堂的梨樹下《唐國史補》說“玄宗幸蜀,至馬嵬 |
感激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激至深。《喻世明言.卷八.吳保安棄家贖友》:「驛官傳楊都督之命,將十千錢贈為路費,又備下一輛車兒,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驛中居住。張氏心中感激不盡。」《紅樓夢》第六五回:「大哥為我操心,我今日粉身碎骨,感激不盡。」
|
絡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後相連,繼續不斷。《三國演義》第七七回:「正商議間,荊州捷報使命,絡繹而至。」明.徐渭《雌木蘭》第一齣:「軍書絡繹,有十二卷來的,卷卷有俺家爺的名字。」也作「駱驛」。
|
清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澈明淨。《荀子.解蔽》:「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鬚眉而察理矣。」唐.元稹〈西縣驛〉詩:「去時樓上清明夜,月照樓前撩亂花。」
|
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以割裂的繻,作為出入關隘的憑證。《漢書.卷六十四.終軍傳下》:「步入關,關吏予軍繻。」顏師古注引蘇林曰:「繻,帛邊也。舊關出入皆以傳,傳須(煩),因裂繻頭合以為符信也。」唐.元稹〈奉和權相公行次臨闕驛逢鄭僕射相公歸朝俄頃分途因以奉贈詩十四韻〉:「棧閣纔傾蓋,關門已合繻。」
|
因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敷衍慢怠。唐.韓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塗中見寄〉詩:「多才自勞苦,無用祗因循。」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我這裡傍邊側立索慇懃,怎敢道怠因循!」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