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擬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略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9-3.1倍。頭中大,標準體長為頭長之2.2-2.5倍,棘稜具明顯的鋸齒狀。頭長為眼徑之4.9-5.5倍,上側位。頭長為眼間距寬之7-8倍。口中大,上端位,上下頷等長。頭長為吻部長之3.2-3.8倍。上下頜及鋤骨具細齒,腭骨無齒。鼻棘1個,尖銳,位於前鼻孔內側。淚骨大呈稜形,外側具6輻射狀稜和棘,上緣具1骨突;下緣前葉尖且長,中葉與後葉各具1棘。眶下具第一、第二、第四眶下骨,無第三、第五眶下骨;第一眶下骨寬短,具1稜棘;第二眶下骨向後圓寬,具2稜棘;第四眶下骨短小,與其餘眶下骨游離。前鰓蓋骨5棘;鰓蓋骨具2 叉狀稜,後端各具1棘。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顱骨...
中華蛇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長;吻尖;眼小;上頜略長於下頜;口裂超過眼之後緣;僅上唇邊緣具發達的唇,呈流蘇狀。齒小,圓錐狀;上頜齒4-6列,排列呈帶狀;下頜齒2列,不規則排列;鋤骨齒2-4列,呈帶狀排列。背鰭起點在鰓裂之後,即胸鰭基底的上方或稍後;背、臀鰭較發達,止於尾端稍前;胸鰭發達,為吻長的1.7倍;無尾鰭,尾端尖禿。體一致為灰褐色。
斑點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otograptus guttatus (Günther, 1867)
口寬大,口裂水平。上頜末端延伸至頭之中間部位。上下頜均具細齒帶,但無鋤骨齒。背鰭起點位於鰓蓋開口的上方,硬棘68,軟條2;臀鰭則有硬棘41,軟條2;胸鰭小型。體呈灰褐色,生活時體側具有暗褐色斑點。
西太平洋新幾內亞南部及澳洲北部海域。
底層小型魚類,偶而出現在汽水域。生態習性尚不十分明瞭。
不具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鳚科(Family Notograptidae),Eel Blenny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鰻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水副鼬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rabrotula plagiophthalmus (Zugmayer, 1911)
吻圓鈍。皮膚鬆而薄,但不呈膠質狀,暗褐色或黑色。下頜具齒但齒數變化很大,每側由0~10顆組成,上和齒缺如,唯鋤骨偶而可見細齒。鰓被架膜與喉峽部分離。側線孔在體前部稍微突出外,後部位體中線達尾部。小型魚類,最大體長約5公分。
北大西洋。
深水底棲大洋性魚,一般棲息深度在800~2,000公尺間。卵胎生。
至今發現的數量不過是150隻左右,無經濟利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鼬鳚魚目(Order Ophid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深海鼬亞目或深蛇鳚亞目(Suborder Bythitoidei)
鼬鳚科(Family Parabrotulidae),False Brotulas
發光斯氏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eindachneria argentea (Goode & Bean, 1896)
體延長,前部較大,越往後越小,尾部則細如線。頭大,眼中大,口端位。背鰭及臀鰭的鰭條皆超過100,分別為背鰭的VIII+123及臀鰭的113左右。體呈銀白色。其餘形態特徵見科說。最大體長可達30公分。
大西洋墨西哥灣、加勒比海等水域。
喜棲息於大陸棚的斜坡,常出現於密西西比河之河口外的嶇棚或陡坡。其餘習性尚不十分明瞭。
產量不多,較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斯氏無鱈科(Family Steindachneriidae),Luminous Hake
扁蠅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7~10mm。背甲灰白色或淺灰褐色,兩側有黑色毛。胸板灰褐色,周緣白色。觸肢黃色,密佈灰白色長毛,因此得名。步足灰白色,具有黑褐色環紋。腹部橢圓形,背面為灰白色或淺灰褐色,兩側邊緣亦有黑色毛,腹部腹面灰黃色。雄蛛體長約6~8 mm,體色與雌蛛明顯不同。背甲具黑色毛,中央與側緣為灰白色或淺灰褐色毛。胸板黑褐色。觸肢基部密佈灰白色長毛,末端覆蓋黑色毛。步足灰褐色,具有黑褐色環紋。腹部長橢圓形,背面為淺灰褐色,有一條寬大黑色中央縱帶直達腹部末端,腹部腹面褐色。

 

【習性】   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之低海拔山區和平原,性情活潑,行動敏捷...
銀眼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olymixia japonicus (Günther, 1877)
背鰭及尾鰭上葉前緣鰭條之末端黑色。
日本,台灣。
多分布在180~640公尺水層間。
產量少。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鰃目(Order Polymixiiformes)
鰃首目(Superorder Polymixiomorpha)
銀眼鯛科或鰃科(Family Polymixiidae)
細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前部寬扁,後部細小。頭相當寬扁,眼前方及下方具8-10枚肉垂或皮瓣。吻寬短,前緣圓形,背面平坦。眼橢圓形,上側位,無瞬膜;眼上方具2個乳突。鼻孔下側位,鼻孔緣具長而尖凸分枝之;具鼻褶;具口鼻溝。噴水孔中大,大於眼徑。鰓裂小,第四及第五鰓裂不重疊,內鰓不具濾器。口裂中大,近於前位;齒側扁而尖銳,上頜前部具犬齒3列,下頜則為2列,具中央齒尖,側邊小齒尖或有或無。背鰭2個,頗高,第一背鰭起點在腹鰭基底之中部後;第二背鰭起點在腹鰭與臀鰭間;胸鰭與腹鰭略小,彼此遠隔;臀鰭小,起於尾鰭之前;尾鰭狹小,尾椎骨不上揚,上葉略發達;尾鰭下葉低平而延長,但前部不突出,後部具缺刻。體呈深褐色,腹部淡色;體...
鬼枝鮟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inophryne densiramus (Imai, 1941)
蝶耳骨顯著;下頜的有3主幹,由此再行衍生出更多的小分支;吻觸手粗短,先端之圓形肉質擬餌延生一個長的皮瓣,該皮瓣基底前緣另有一個二分叉的小皮瓣,上述之大皮瓣又另有若干小分叉。體色為黑色。
日本北海道東方之太平洋西部,太平洋中部及大西洋岸之佛羅里達半島均有其蹤跡。
棲息水深150~1,400公尺;雌魚長成可達5公分,雄魚有自由游泳及寄生性兩型;前者可達2.4公分且具有極大之嗅覺器官及瞭望型的雙眼,寄生型的資料則缺如。
無利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鮟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蝙輻魚亞目(Suborder Ogcocephaloidei)
鮟鱇科(Family Linophrynidae),Netdevils
角鮟鱇上科(Superfamily Ceratioidea)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