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斑棘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X, 14,第四及第五背鰭棘最長;胸鰭鰭條15,除最上方鰭條外皆分叉;臀鰭III, 7;側線鱗30。吻端光滑不具鱗;上頜具鱗;體略為延長,體長為體高之3.2倍;前鰓蓋骨腹緣及後緣光滑不具棘。主鰓蓋骨、間鰓蓋骨及下鰓蓋骨外緣皆為光滑。兩頜具犬齒。尾鰭上下不對稱,上半部較參差,第二及第五主要鰭條向後延伸,下半部較圓。新鮮時上半部體色為紅色,下半部為淡粉紅色,具有許多黃色大斑塊,其中四個延伸至第一背鰭基部,各鰭皆黃。
十橫斑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近似圓柱狀,尾部略側扁;頭稍小而似尖錐形。吻尖而平扁。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於頭背緣。口中大,略傾斜;上頜略短於下頜;頜齒呈絨毛狀齒帶,外側列較大,下頜前端具犬齒6枚;鋤骨具齒,腭骨有齒。體被細鱗,側線簡單而完全;側線鱗數59-61。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無缺刻,具硬棘IV,軟條23-25;臀鰭硬棘I,軟條19;胸鰭軟條20-22;尾鰭圓形。體呈黃褐色,或稍暗;體背側具12條深黃色橫帶;尾鰭具四條淡細橫帶。
真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近似圓柱狀,尾部略側扁;頭稍小而似尖錐形。吻尖而平扁。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於頭背緣。口中大,略傾斜;上頜略短於下頜;頜齒呈絨毛狀齒帶,外側列較大,下頜前端具犬齒4-6枚;鋤骨具齒,腭骨無齒。體被細鱗,側線簡單而完全;側線鱗數59-65。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具深缺刻,具硬棘V,軟條22;臀鰭硬棘I,軟條18;胸鰭軟條15-6;尾鰭截形。頰部具數條暗色斜紋;體側具2-3個V字形褐色斑;尾鰭基底上部有一大形黑褐色眼狀斑。
玫瑰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近似圓柱狀,尾部略側扁;頭稍小而似尖錐形。吻尖而平扁。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於頭背緣。口中大,略傾斜;上頜略短於下頜;頜齒呈絨毛狀齒帶,外側列較大,下頜前端具犬齒。體被細鱗,側線簡單而完全;側線鱗數55-57。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具深缺刻,具硬棘V,軟條21;臀鰭硬棘I,軟條17;胸鰭軟條15-16;尾鰭內凹形。體白色,體側具8 - 9個紅色至深褐色似四邊形的斑塊,沿著背面另有黑色斑點的縱向列與之交互串連,其下方再與垂直細長的紅色斑點相連。背鰭硬棘部基底為黑色,末梢則為深紅色;胸鰭基底具二條狹窄的鮮紅色橫帶。
鋸棘尖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X-9;臀鰭II-7;脊椎骨數25。腹鰭棘前方、第一背鰭之第二鰭棘和第二背鰭之鰭棘前方皆為具齒狀。頭相對較大,體相對較高,體長約為頭長之2.7倍,為體高之3倍。背鰭兩個,略為分離。第一背鰭具9棘,第二背鰭具1棘和7鰭條。
橫帶副眶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端尖細,頭背幾成直線,兩眼間隔區不隆突。吻中大。眼大;眶下骨的後上角具無銳棘,下緣具弱鋸齒,上緣不具前向棘。口中大,端位;頜齒細小,帶狀,不具犬齒;鋤骨、腭骨及舌面均不具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5,瘤突狀。體被大櫛鱗;頭部鱗域向前伸展至眼中部;前鰓蓋下枝骨脊不具鱗;側線鱗數34-35;側線與硬背鰭基底中點間有鱗3 .5。背鰭連續而無深刻,具硬棘 X,軟條9;臀鰭硬棘III,軟條 7;腹鰭不達肛門; 尾鰭上下葉先端均不呈絲狀延長。體呈乳紅色,體側有4-6條不太明顯的紅褐色寬橫帶,各鰭顏色呈黃色。
深海擬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而側扁,背部稍隆起。眼眶上緣具兩枚向後伸之小棘。口端位,下頜稍突出於上頜;上頜骨後端平截並延伸達眼中部下方。上、下頜、鋤骨與腭骨均長有絨毛狀齒帶。鰓耙數25-29。前鰓蓋骨後緣明顯有鋸齒,隅角處有1根強棘,鰓蓋骨上部有兩棘;下鰓蓋骨亦有兩等長棘。被櫛鱗,不易脫落;側線鱗數27-32。背鰭兩個,稍分離,第一背鰭具硬棘XIII,第二背鰭鰭條I+8-9;臀鰭硬棘III,軟條7-8;胸鰭長,其末端超越臀鰭起點;尾鰭叉形。體一致為黑色。此類魚之分類地位仍有存疑,Nelson (1994)將此類魚暫列為不確定魚而暫列於真科(Percichthyidae)。
邵氏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近似圓柱狀,尾部略側扁;頭稍小而似尖錐形。吻尖而平扁。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於頭背緣。口中大,略傾斜;上頜略短於下頜;頜齒呈絨毛狀齒帶,外側列較大,下頜前端具犬齒6枚。體被細鱗,側線簡單而完全;側線鱗數51-55。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具淺缺刻,具硬棘V,軟條21-22;臀鰭硬棘I,軟條17;胸鰭軟條17;尾鰭圓形,上葉數軟條會延長尖出。體上半部橘褐色,具8條模糊的暗色帶;體下半部淺色,具8條橘色帶; 眶前至吻部具一三角形褐色斑;具一橘色淚滴狀眼帶;後頸部與鰓蓋較後方部分具一個小深褐色的斑點寬區域。背鰭基底具一列褐色斑點;胸鰭、腹鰭與臀鰭無斑點;尾鰭具黑色短帶。過去台灣所記錄的索馬...
荒賀氏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極為延長,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或略凹陷。吻較長而略突出。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中部之下方;上下頜具齒。前後鼻孔遠離,前鼻孔近於吻端。前鰓蓋骨下緣無前向棘。鰓耙數6+14。體被細小櫛鱗,上頜骨具鱗;側線鱗孔數48。背鰭連續,具缺刻,有硬棘VIII枚,軟條12,第VIII棘長於第VII棘;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不及肛門開口;胸鰭短於頭部長;尾鰭內叉形。體一致為橘紅色,體側自吻端至尾鰭基部有一不太明顯之寬黃帶,無任何黑色小點。背鰭及臀鰭軟條部,以及尾鰭之上下葉緣鮮黃色。
沈氏棘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略高,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3-2.8倍。頭背部略為弧形;眶間區平坦。眼稍大,長於或等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鰓耙總數17-18,隨成長而漸退化。前鰓蓋骨下緣具二枚前向棘。體被細小櫛鱗,主上頜骨及頤部無鱗;頰部鱗列數5;側線完整,側線鱗孔數32-33,側線上鱗列數4 1/2。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具缺刻,具硬棘X,軟條17-18,第III棘最長;臀鰭硬棘III枚,軟條7;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延長,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鰭條 13,部份鰭條有分支;尾鰭中凹形。頭背側橘黃色,背側中部具一條金黃色縱帶,頭腹側淡色。體側粉黃色,具二列金黃色班塊:第一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