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攮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長度不滿一尺、兩面有刃的短。《通俗常言疏證.什物.攮子》引《徐州輿地考》:「不盈尺,徐人謂之攮子。」《活地獄》第一九回:「凡是百姓們,平常身上都帶著一把小攮子。無論什麼至親好友,一句話說反了,便就動起子來。」
銘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恩不忘。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謝玉環等啟〉:「垂光既深,銘佩更積,不任下情。」唐.杜甫〈送重表姪王砅評事使南海〉詩:「苟活到今日,才心銘佩牢。」
鐵筆直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印時,不先用筆書寫印文,直接下。如:「一般人刻印,總是先寫後刻,齊白石卻是鐵筆直書。」
墨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豫不前或狡猾無賴。唐.皮日休〈反招魂〉:「朝鋸而暮鼎鑊兮,上曖昧而下墨杘。」
夢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王珣夢見一枝大筆,醒來,告訴人說將有大事發生。不久,皇帝駕崩,所有哀冊諡文皆由王珣起草。典出《晉書.卷六五.王導傳》。後比喻才思敏捷,文章華美。唐.李商隱〈江上憶嚴五廣休〉詩:「征南幕下帶長,夢筆深藏五色毫。」
明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白天和黑夜。《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晉王遣李嗣恩不分明夜,奔入晉陽城治兵備禦。」元.關漢卿《單會》第四折:「正歡娛有甚進退,且談笑不分明夜。」
紛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紛亂。唐.杜甫〈麗人行〉:「犀箸厭飫久未下,鑾縷切空紛綸。」唐.李朝威《柳毅傳》:「且以率肆胸臆,酧酢紛綸。」
賣查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弄是非,言語不實。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俺不是賣查梨,他可也逞錐,一個個敗壞人倫,喬做胡為。」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三折:「自來不相會,走將來磕牙料嘴,陪著笑賣查梨。」也作「沒遭罹」。
擺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置陳列。《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主公有一妹,極其剛勇,侍婢數百,居常帶,房中軍器擺列遍滿,雖男子不及。」《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到了初六日五鼓,羽林衛士擺列在午門外。」
僻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然、忽然。《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當時楊三官人一時無準備,沒軍器在手,被強人捽住,用背剁鍘,喑氣一口,僻然倒地。」也作「撇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