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9.06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妙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悟,越尋常的領悟。《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列傳一.邵雍》:「妙悟神契,洞徹蘊奧,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紀三》:「仁宗天性慈孝,聰明恭儉,通達儒術,妙悟釋典。」
動中窾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庖丁的解牛技術高,能順著牛體的天然筋骨空隙處運刀,而不硬砍生割。見《莊子.養生主》。後用來比喻人言談舉止都能切中要害。《清史稿.卷四九六.忠義傳十.世增傳》:「惟家銘隨方應付,動中窾要,歷任總督皆倚重之。」
盤古大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Wegener)提出在二億五千萬年前以前,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稱為「盤古大陸」,四周為海洋。三疊紀大陸開始分裂,而形成勞亞古陸與岡瓦那古陸。
疲乏強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材料在定值應力的反覆作用下,經特定次數的週期性施作而不致於受損,該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稱為「疲乏強度」。
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以德行引人。東漢時士大夫間相互標榜,稱張儉、岑晊等八位有賢德的人為「八及」。《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序》:「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為八及。」
百代文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一個人文學成就高,可為歷代文壇的宗師。《晉書.卷五四.列傳.陸機》:「故足遠枚、馬,高躡王、劉,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大陸飄移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答案。(註2)1912年魏格納正式提出大陸飄移假設,指出所有陸塊曾經連結在一起,他用希臘文稱這整個級陸塊是盤古大陸,包圍在四周的便是盤古海洋,盤古大陸從南向北地移動,然後分裂成今天的各大洲,至於是怎麼飄移的呢?魏格納說:「或許海床似橡皮般拉長」,也或許受到某種離心力或是月球重力的拉扯影響。然而在當時,他的假設被認為是荒謬不經的幻想。因為在這之前,人們一直認為七大洲、四大洋是固定不變的。(註2)1963年,身為驅逐艦艦長的美國質地學家赫斯收集了大量海洋地質資料後,發表了關於「海底擴張理論的報告」,這一報告被英國劍橋大學...
貝葉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印度人多用貝多樹的葉子寫佛經,故稱佛經為「貝葉書」。唐.柳宗元〈晨詣師院讀禪經〉詩:「閒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相對多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票數為眾候選人中的最高票者,不管其是否過總票數的一半,即算當選,此種計票方式稱為「相對多數」。
東北平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大小興安嶺與長白山之間,南北長約一千公里。為中國大陸面積最大的平原。主要由松花江、嫩江,以及遼河的沖積物組成,地表外貌呈緩起伏狀,高度則不過海拔二百公尺,大部分地區為厚層的黑色土壤所覆蓋。也稱為「松遼平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