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2.適中、恰到好處、剛柔並濟的常道。《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禮記.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3.和平、停戰。如:「講和」、「議和」。《孫子.行軍》:「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戰國策.趙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
4.日本的別名。如:「大和民族」。
5.姓。如漢代有和武、晉代有和嶠。
1.敦睦、調諧。如:「和好如初」。《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
2.連同。如:「和衣而眠」。
1.溫順的、安詳的。如:「和藹」、「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南朝陳.徐陵〈晉陵太守王勵德政碑〉:「風神雅淡,識量寬和。」唐.張說〈岳陽早霽南樓〉詩:「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
2.溫暖的。如:「和煦」、「風和日麗」。唐.白居易〈首夏病間〉詩:「清和好時節,微風吹裌衣。」
對、向。如:「你和尊長講話的態度要恭敬。」《紅樓夢》第八回:「好幾處都有,都稱贊得了不得,還和我們尋呢!」
與、跟。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1.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2.依原詩格律或內容作詩以酬答他人。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序〉:「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命僕繼和。」
(一)[連]之語音。
牌戲中牌張已湊齊成副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自己買這樣,買那樣,應酬朋友,吃酒碰和,毛毛的也有一萬了。」
攪拌、混合。如:「拌和」、「攪和」、「和麵」。《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詫異道:『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裡頭。』」
溫暖的。如:「暖和」。
|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狼狽為奸/朋比為奸 相反詞水火不容/格格不入/冰炭難容 例句這幾個小偷,原來是沆瀣一氣的,怪不得都守口如瓶,不肯招認。
|
老驥伏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王處仲每酒後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
|
過猶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先進》子貢1>問:「師2>與商3>也,孰賢4>?」子曰:「師也,過5>;商也,不及6>。」曰:「然則師愈7>與8>?」子曰:「過猶不及。」 〔注解〕
(1) 子貢:端木賜(西元前520∼前?),字子貢,春秋衛國人。孔子弟子。善於經商,有口才,列於孔門四科中的言語科,料事多中。
(2) 師:顓孫師(西元前503∼?),字子張,春秋陳國人。孔子弟子。資質寬沖,博接從容,然不務立於仁義之行,故孔子弟子友之而弗敬。
(3) 商:卜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孔門《詩》學,由子夏五傳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為魯詩之祖;復授毛亨,為毛詩之祖。又《春...
|
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口的東西,通常用軟木或塑膠製成。如:「瓶塞」、「活塞」、「軟木塞」。也稱為「塞子」。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蹊,小路。全句指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因其花朵美豔,果實可口,人們紛紛去摘取,於是便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比喻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太史公曰》:「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也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淘米、劍頭下煮飯,隨時都會送命。」殷仲堪言:「四肢僵硬的百歲老翁,爬上枯朽的樹枝。」顧愷之道:「井口的轆轤上躺了一個嬰兒。」當時一名殷仲堪的參軍也在場,插嘴說:「盲人騎著瞎馬,在半夜來到深池旁邊。」因為殷仲堪有一隻眼睛瞎了,聽了感同身受,便說:「咄咄逼人!嘿嘿!這真是情勢逼人啊!」指他所陳述的狀況氣勢逼人,使人畏懼。後來「咄咄逼人」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言詞凌厲,氣勢迫人。
+
晉朝女書法家衛鑠在〈與釋某書〉中提到,她有一位弟子叫王羲之,楷書已得到她的真傳,寫出來的字咄咄逼人,而且筆勢流利精妙,字體強勁有力而秀美,能力足夠到尚書館擔任書寫的工作。此處「咄咄逼人」一語用來形容文字的氣勢逼近或超越...
|
甘之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念復吳讎,非一旦也。苦身勞心,夜以接日。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愁心苦志,懸膽於戶,出入嘗之,不絕於口。中夜潛泣,泣而復嘯。越王曰:「吳王好服之離體,吾欲采葛,使女工織細布,獻之以求吳王之心,於子何如?」群臣曰:「善。」乃使國中男女入山采葛,以作黃絲之布。欲獻之,未及遣使,吳王聞越王盡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綵,雖有五臺之游,未嘗一日登翫。吾欲因而賜之以書,增之以封:東至於勾、甬,西至於檇李,南至於姑末,北至於平原,縱橫八百餘里。越王乃使大夫種賫葛布十萬,甘蜜九欓,文笥七枚,狐皮五雙,晉竹十廋,以復封禮。吳王得之,曰:「以越僻狄...
|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排擠,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這樣的遭遇,居然還要我們專心做學問!」韓愈藉老師與學生之口,一方面譏諷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焚膏繼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後亦用來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
|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聖旨下道:『沈鍊謗訕大臣,沽名釣譽,著錦衣衛重打一百,發去口外為民。』」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