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4.05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髮上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怒髮衝冠」。見「怒髮衝冠」條。01.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孫子顧視諸女連笑不止,孫子大怒,兩目忽張,聲如駭虎,髮上衝冠。」
02.《花月痕》第一二回:「同秀這一氣,真是髮上衝冠,一手將帕子內包的東西,向碧桃臉上摔來,一手將煙燈砸在地下。」
 
曲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泛流傳於城鎮、市集中,用於填詞的民間曲調。《朱子語類.卷一四○.論文下》:「古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紅樓夢》第六三回:「聽了這曲子,眼看著芳官不語。湘雲忙一手奪了,擲與寶釵。」
導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暗中教唆別人做事。如:「這起詐騙案件,就是由他一手導演的。」
弓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樂器。其構造簡單,用一竹片彎成弓型,竹片兩端繫以絲線。演奏時,演奏者將弓琴一端靠在嘴邊,一端以手持,利用手的張、壓改變弦的鬆緊,再以另一手撥弦,利用弦的鬆緊改變而有高低音階,但音階表現力不大,偏向節奏的表現。
掩咯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兒童遊戲。三五成群的小朋友猜拳選出一人當雞王,由雞王伸出一手,張開掌心,其他小朋友將食指頂著雞王的掌心。雞王說:「掩咯雞,走白蛋!雖汝食,雖汝蛋。放咯雞仔,去尋蛋;尋若著,放汝去;尋無著,卒竹刺。」說完迅速將掌心合起,此時其他小朋友得迅速抽回手指,若動作稍慢,被雞王抓到,就要更替作雞王。
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撰述,創作。《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一手好手藝,又會寫作,又會刺繡。」
金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周秦漢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銅為金屬,所以稱做「金文」。[例]金文記載了許多當時政治、社會等多方面的活動情形,是研究古代歷史、文化等的第一手資料。
華德福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培養。華德福教育課程很重視觸覺、律動與平衡感,在課程中會盡量讓孩子直接嘗試、親自操作自然教材,以第一手的接觸認知與外在環境直接互動。因為律動與平衡感的發展與意志力和情感生活有關。目前在台灣宜蘭已有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小學的創立,提供從幼稚園到國中的學校教育。
慣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熟練、經常練習。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水滸傳》第四一回:「江湖上人稱他第一手裁縫。端的是飛針走線,更兼慣習鎗棒,曾拜薛永為師。」
做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煮飯燒菜。《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我有個堂房姪女,今年十八歲,做得一手好針線,還會做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