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2.32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相得益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俟秋唫,蜉蝤出以陰。《易》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詩》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故世平主聖,艾1>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2>之君,獲稷3>、契4>、皋陶5>、伊尹6>、呂望7>,明明8>在朝,穆穆9>列布10>,聚精會神11>,相得益章。雖伯牙操遞鍾,逢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 〔注解〕 (1) 艾:賢德之人。艾,通「乂」,音|ˋ,才德出眾。 (2) 堯、舜、禹、湯、文、武:指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及周武王六個聖主。 (3) 稷:后稷,周朝的先祖,生卒年不詳。相傳姜原因踐天帝跡而懷后稷,因初欲棄之,故取名曰棄。及長,帝堯舉為農師;有功,遂封於邰,號曰后...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錢謙益〈題徐季白詩卷後〉:「後來才,比肩接踵,莫不異曲同工,光前絕後,季白則其超乘絕出者也。」
一毛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一毫不拔注音︰| ㄏㄠˊ ㄅㄨˋ ㄅㄚˊ漢語拼音︰yī háo bù bá釋義︰猶「一毛不拔」。見「一毛不拔」條。 01.宋.洪适《盤洲文集.卷二○.錢宗承信郎制》:「富者嗇財,一豪(毫)不拔。」 
恃才傲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恃才驕物注音︰ㄕˋ ㄘㄞˊ ㄐ|ㄠ ㄨˋ漢語拼音︰shì cái jiāo wù釋義︰驕,即「傲」。「恃才驕物」即「恃才傲物」。見「恃才傲物」條。 01.唐.王方慶《魏鄭公諫錄.卷四.對隋主博物有才》:「隋主雖有才,無人君之量,恃才驕物,所以至於滅亡。」 參考詞語︰恃才凌物注音︰ㄕˋ ㄘㄞˊ ㄌ|ㄥˊ ㄨˋ漢語拼音︰shì cái líng wù釋義︰凌,猶「傲」。「恃才凌物」猶「恃才傲物」。見「恃才傲物」條。 01.《宋史.卷三六九.曲端列傳》:「端有將略,使展盡其才,要未可量。然剛愎,恃才凌物,此其所以取禍云。」
請君入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武后命酷吏來臣審問周興,來臣遂因與周興對食之際,假意向周興請教刑求之道,周提出「請君入甕,再以炭火烤之」的方法。後來臣遂以此法懲治周興。見《新唐書.卷二○九.酷吏傳.來臣傳》。後喻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聊齋志異.卷十.席方平》:「即燒東壁之床,請君入甕。」也作「請公入甕」、「請兄入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導、引導。《書經.太甲上》:「旁求彥,啟迪後人。」唐.孔穎達.正義:「乃旁求彥之人置之於位,令人開導後人。」
摧枯拉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一三.異姓諸侯王表》秦既稱帝,患周之敗,以為起於處士橫議,諸侯力爭,四夷交侵,以弱見奪。於是削去五等,墮城銷刃,箝語燒書,內鋤雄,外攘胡粵,用壹威權,為萬世安,然十餘年間,猛敵橫發乎不虞,適戍彊於五伯,閭閻偪於戎狄,嚮應於謗議,奮臂威於甲兵,鄉秦之禁,適所以資豪桀而速自斃也。是以漢亡尺土之階,繇一劍之任,五載而成帝業。書傳所記,未嘗有焉。何則?古世相革,皆承聖王之烈,今漢1>獨收孤秦2>之弊。鐫金石3>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其勢然也,故據漢受命,譜十八王,月而列之,天下一統,乃以年數。訖于孝文,異姓盡矣。 〔注解〕 (1) 漢:西元前206∼220,由漢高祖劉邦創立。至漢獻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登上。《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二》:「世胄躡高位,英沉下僚。」《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梁弱水之濎濴兮,躡不周之逶蛇。」
興高采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文章旨趣高超,辭采峻切犀利。語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叔夜俠,故興高而采烈。」後以興高采烈形容興致勃勃,情緒熱烈的樣子。《老殘遊記二編》第七回:「老殘以為他一定樂從,所以說得十分興高采烈。」《官場現形記》第一三回:「幸虧一個文七爺,興高采烈,一檯吃完,忙吩咐擺他那一檯。」
炙手可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裴庭裕《東觀奏記.卷中》魏國公崔鉉1>秉政2>,鄭魯3>、楊紹復4>、段瓌5>、薛蒙6>一時造7>,鉉所取信。凡有補吏議事,或與之參酌。時人語曰:「炙手可熱,楊、鄭、段、薛;欲得命通,魯、紹、瓌、蒙。」時魯為刑部侍郎,鉉欲引以為相,聖旨授河南尹,不測其事。赴後,上問曰:「鄭魯發後除改,卿還自由否?」鉉驚恐,密以此事訪於左右,云:「御扆上題此四句。」鉉益畏。 〔注解〕 (1) 魏國公崔鉉:字臺碩,唐博州人,生卒年不詳。宣宗初,出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後封魏國公。鉉,音ㄒㄩㄢˋ。 (2) 秉政:掌握政權。 (3) 鄭魯: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與崔鉉同時,為崔所重用與親信。 (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