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點金成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黃金點化成鐵。比喻把佳妙的文詞,改成拙劣的文句。明.王世貞《藝苑巵言》卷四:「又有點金成鐵者,少陵有句云:『昨夜月同行。』陳無己則云:『勤勤有月與同歸。』」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舊本說白,止作三分,優人登場,自增七分,俗態惡謔,往往點金成鐵,為文筆之累。」
|
竹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消暑的器具。由光滑精細的竹皮編製成長圓形的竹籠,籠長大約五尺,徑寬五、六寸,一端有底,一端開口,可置於床席間,可憩臂休膝,作用如今天的抱枕。四周有空隙,可吸收汗水,亦可加入薄荷葉、梔子花等鮮花香草,具有清神怡情的效果。宋.蘇軾〈送竹几與謝秀才〉詩:「留我同行木上座,贈君無語竹夫人。」《醒世恆言.卷二三.金海陵縱欲亡身》:「待這標緻人來,替夫人搿一搿,也強如冬天用湯婆子,夏天用竹夫人。」也稱為「百花娘子」、「抱節君」、「青奴」、「竹姬」、「竹夾膝」。
|
高下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上下其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載,春秋時代,楚、鄭兩國交戰,楚國大將軍穿封戌俘虜了鄭國大夫皇頡,立下大功。同行的王子圍見了眼紅,想要把這個功勞占為己有,硬說皇頡是被自己捉到的。穿封戌也不甘勢弱,兩人爭執不下,於是找了伯州犁來裁斷是非。伯州犁說:「這要問問被虜來的皇頡,他說的一定錯不了。」便把皇頡帶上,由伯州犁來質問。但其實伯州犁想袒護王子圍,於是他故意先高舉一手指著王子圍說:「這位是王子圍,也是本國國君所寵愛的弟弟。」接著放下手,向下指著穿封戌說:「這位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一個縣官。這兩人當中,究竟是那一個捉到你的?」皇頡看到他刻意分別的手勢,也聽懂了話中...
|
背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中、私下。《初刻拍案驚奇》卷三:「東山疑心不已,背地扯了那同行少年問他道:『你們這個十八兄,是何等人?』」《紅樓夢》第六八回:「至於那些下人小人之言,未免見我素昔持家太嚴,背地加減些話也是常情。」
|
女兒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子的身分。如:「花木蘭脫下戎裝,恢復女兒身,同行的將士都無法辨認了。」
|
行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業間的專用語。如:「行家說行話」。也稱為「同行語」、「行業語」。
|
半路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待劉貴睡著後,趁夜收拾包袱起程。途中遇到剛從城裡賣了絲綢要回家的青年崔寧,正好同路,於是二人結伴同行。不料,當夜劉貴家中遭竊,小偷不僅拿了那十五貫錢,情急之下,更殺了劉貴。天明之後,左鄰右舍發現,趕緊追回陳二姐和崔寧。官府查辦時,因為崔寧身上剛好有販賣絲綢所得的款項十五貫錢,誤認是二人謀殺了劉貴,因此屈打成招,處以死刑。「半路出家」這個成語就用來比喻中途轉業改行,亦用來指成年後才出家為僧為尼。
|
朱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戰國時魏人,以屠為業。時秦圍趙邯鄲,魏遣晉鄙率軍救趙,因懼秦兵,便留軍於鄴,逗留觀望。魏公子無忌得侯嬴獻計盜得兵符,侯嬴又薦朱亥與之同行。至魏營,晉鄙疑信陵君有詐,朱亥即出袖中鐵椎擊殺晉鄙,奪得兵權,破秦師,遂解邯鄲之圍。
|
起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醒目,引人注意。《崇禎本金瓶梅》第八八回:「假如靈柩家小箱籠,同行起身,未免起眼。」
|
反宣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面的宣傳。如:「他的表達方式不得體,儼然成為反宣傳,於事無補。」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