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豺狼塞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人。 (13) 橫:音ㄏㄥˋ,橫行。 (14) 狐狸: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故多用來比喻狡詐而作惡多端的壞人。
天相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侯參加會盟,晉平公想拒絕,司馬侯勸他說:「不要這樣。楚王現在正放肆狂妄,上天或者先順著他,等他作惡多端後再加以懲罰,也或者讓他有善終,結果尚不可知。無論如何,晉、楚兩國必須靠天意所助才能統率天下,而不是靠戰爭。您不如先答應他,然後專心修明德行以等待結果。若最後楚王同歸於德,我們順服於他也無妨;若楚王暴虐淫亂,楚國本身就將拋棄他,那麼還會有誰來跟我們爭戰呢?」在此,司馬侯所說的「晉、楚唯天所相」,是說晉、楚兩個大國要由誰來統率天下,必須依憑天意來決定。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吉人天相」,用來形容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
十八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十八種變化。後用以比喻事物變化多端。《景德傳燈錄.卷一二.幽州譚空和尚》:「龍女有十八變,汝與老僧試一變看。」
無路可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境遇極為困窘潦倒。如:「他平日作惡多端,如今逃亡在外,已無路可走了。」
傅會牽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牽強附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牽強附會」原作「牽合附會」,典故出自〈通志總序〉。《通志》是宋代鄭樵所寫的一部講典章制度的政書,他在該書的序裡提到:自然現象變化多端,人間的福禍也都難以測知,人如何能將某些純屬於自然現象的變異,與人世福禍連繫起來?且必然視為是福禍降生的癥兆呢?然後代史官卻都好將此種自然現象與人事變化結合起來解讀,西漢時候的董仲舒尤其是如此,如《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魯襄公)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以為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時吳子好勇,使刑人守門,……後閽戕吳子。」對於《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日有食之」這條資料,董仲舒將「日食」這種自然現...
出沒無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忽隱忽現,變化多端而沒有規律。《元史.卷二二.武宗本紀一》:「瀕河之地,出沒無常,遇有退灘,則為之主。」
龍蟠鳳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草」,即後世通行的草書。南朝梁武帝,名蕭衍,博學能文,並擅長書法,曾作〈草書狀〉一文,對草書變化多端的體態讚歎有加。他形容草書筆勢婀娜時如柔弱的柳樹,聳峙挺拔時如擺動的長松,婆娑委曲時如飛舞的鳳,宛轉周折時如蟠伏的龍,文云:「婆娑而飛舞鳳,宛轉而起蟠龍」,後來「龍飛鳳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書法筆勢飄逸,或形容多姿形容字跡潦草零亂。(二)天目山位於浙江省臨安縣西北與潛縣交接處,有東西兩峰,峰頂各有一池,左右相對,池水清澈冷冽,故名為「天目」。宋代岳珂《桯史》中引錄了一段其他典籍對天目山的描述:「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騫鳳舞到錢塘。」「錢塘」指的是錢塘江,位於浙江省杭州縣城以南;「...
變化不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化多端,難以預測。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誌銘〉:「當是時,見王於北亭,猶高山深林鉅谷龍虎,變化不測,傑魁人也。」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二.東坡五》:「老杜歌行,最見次第出入本末;而東坡長句,波瀾浩大,變化不測。」也作「變化莫測」。
虎狼當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人。 (13) 橫:音ㄏㄥˋ,橫行。 (14) 狐狸: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故多用來比喻狡詐而作惡多端的壞人。
變化無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化多端,沒有一定的規則。《三國志.卷六.魏書.董二袁劉傳.袁紹》:「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明.謝讜《四喜記》第三七齣:「帳下張鸞卜吉,他二人變化無方,瘸師左黜,神通不測,以致宋將明鎬,望風奔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