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掌管。《新唐書.卷四七.百官志二》:「(中書舍人)以六員分押尚書六曹,佐宰相判案。」《遼史.卷五一.禮志四》:「宣徽使押殿前班起居畢,捲班。」
老奸巨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川一地。到了宋代的《資治通鑑》則有「老姦巨猾」的用法,書中描述唐代宗室大臣李林甫的為人,他在玄宗時做宰相,由於心思細密,狡猾詭詐,常一邊對人甜言蜜語,又背地裡陷害他。見到皇帝對誰寵幸,就極力巴結;當對方的權位對自己有威脅時,就設計剷除。李林甫這樣厲害,就連人生經歷豐富、非常狡猾的人都無法倖免。後來「老奸巨猾」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老姦巨猾」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世故老練、奸詐狡猾。
若無其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張養浩《歸田類稿.卷二.時政書》:「然言有是非,貴於詳審;人有賢佞,貴於別白。似是而非,似賢而佞,……比聞中外皆曰:『朝廷近年命相,多結罪入狀,自求進焉。』若無其事,何幸如之!萬一或然,自古豈有入狀而為宰相之理?」
調和鼎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宰相率領、協調官員,處理國政。宋.歐陽修〈又回富相公謝書〉:「三接之際,群心以安。出納樞機,雖為於要任,調和鼎鼐,當正於鴻鈞。始塞輿談,實非私論。」明.徐元《八義記》第一三齣:「趙盾身為正卿,調和鼎鼐,燮理陰陽。」也作「鼎鼐調和」。
度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包容他人的胸襟。[例]「宰相肚裡能撐船」,是形容一個人的度量很大。
心平氣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平氣和」原作「心平德和」。晏子,即晏嬰,春秋齊國人,在齊景公時任宰相,為當時的名臣。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載,有一天,景公遊獵回來,與大臣梁丘據等在遄臺飲酒作樂。當景公對人生有所感慨時,梁丘據亦在一旁附和,故景公說:「只有據與我是相和的啊!」隨侍在側的晏子不以為然,他說:「據和你不過是相同而已,那裡有相和!」景公訝異地問:「『和』跟『同』有什麼不一樣嗎?」晏子回答說:「若以烹調為例,在熬煮羹湯時,會適切地把不同佐料相混,使之味道調和,才做出美味的料理。君臣相處之道也是這樣的。當君王提出一個主張時,作為臣子的應該是從不同角度給予建言,使君王的施為更為完備,而不是一昧地附和而已。再以音樂為例,...
引錐刺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見人,於是重新發憤讀書,埋頭研究。「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後來,終於學成,做了六國的宰相。 補充(1)相似詞: 囊螢照書、口舌成瘡、牛角掛書(2)反異詞:玩歲愒日、游手好閒、醉生夢死 例句他決定效法古人「引錐刺股」的精神,發憤讀書。 參考資料金淵博、曾鴻儒合編<多功能成語典>,p,75,金安文教機構
目中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心難過。關於「無人」的說法出現頗早,如《世說新語.豪爽》中記載了王胡之,是晉代時頗具才氣的人,又是宰相謝安好友。一日他在謝安家作客,大家在杯觥之間,以吟頌詩辭助興。當吟詠至〈九歌.少司命〉的「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雲旗」時,王胡之向座中諸人說:「當爾時,覺一坐無人。」意思是說這兩句話,讓人有飄然神往的感受,所以有「無人」的感覺。這裡的「無人」是形體消失的一種感覺,和「目中無人」的「無人」意思不盡相同。「目中無人」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人高傲自大,瞧不起別人。
盡忠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罔先帝。」於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儀署而行之。隋文帝後索符璽,之儀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於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將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為西疆郡守。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列傳》。 (2) 朝恩:朝廷恩惠。 (3) 神器:比喻帝位。 (4) 假:借。〔參考資料〕 《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列傳》檜遣使捕飛父子證張憲事,使者至,飛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既而閱實無左驗,鑄明其無辜。改命万俟。誣:飛與憲書,令虛申探報以動朝廷,雲與憲書,令措置使飛還軍;且言其書已焚...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建議齊王韓信發揮手握重兵的影響力,進而與楚、漢三足鼎立。〈薛宣傳〉內容則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內,怠忽職守,導致國家穀倉空虛,使得百姓挨餓,流亡離散各地,幾萬人因此生病而死。 「失所」則是出自漢.李陵〈與蘇武〉詩。漢武帝時,將軍李陵以五千步兵和匈奴十餘萬人對抗,戰到最後,不敵匈奴,只好投降。家人受到連累,全部被處死,從此他便留在匈奴,到死都沒有回到漢朝。這期間,奉命出使匈奴而被拘留的蘇武,和他結為好友。蘇武回漢朝時,李陵寫了三首〈與蘇武〉詩,訴說與知心的朋友分別,難再相見的心情。其中,用「雲被風吹得四處飄蕩,失去了居所」來形容自己飄零的身世和朋友從此分隔兩地的無奈。後來「流離」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