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81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中角色之間的話。如:「這部戲的幾場白,相當精采。」
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定義在於絕座標系(工程上問題將固定於地球的座標系視為絕座標系)的質點或物體的運動稱為絕運動(absolute motion),而被定義在於地球做運動的座標系的質點或物體的運動稱為相運動(relative motion)。
力學名詞。以相於一個移動的參考座標系統所描述的運動,稱為相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的一邊。如:「河的邊是一望無際的草原。」
2.數學上指多邊形中一角或一邊相的另一邊。如:「四方形的二邊平行且相等。」
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朋友相聚,床共語。語本唐.韋應物〈示全真元常〉詩:「寧知風雪夜,復此床眠。」後比喻兄弟或親友團聚重逢,傾心交談之情。宋.蘇轍〈舟次磁湖前篇自賦後篇次韻〉:「夜深魂夢先飛去,風雨床聞曉鐘。」也作「床風雨」、「床夜語」、「夜雨床」。
話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哲學指當代猶太裔思想家馬丁.布柏(M. Buber, 1878~1965)的主要哲學思想。布柏的哲學思想係以「話」(dialogue)為其核心,高舉「我-汝關係」(I-Thou relationship)在人類存在經驗中的重要性。一般學者在研究布氏的思想及生平時,常以神祕主義、存在主義及話哲學標示布柏的思想發展歷程,而話哲學階段正可說是布柏前期思想與成熟後的融通,一方面其中有不少的神祕主義及存在主義的成分,另方面則呈現了布柏特有的宗教情懷。
  布柏早年沉浸於研究德國中世紀末神祕主義者的思想,後來在其獲得博士學位後五年內,重新回歸猶太文化的研究,並潛心於哈西德教派(Ha...
位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位法是組合兩個聲部以上的旋律線,同時連續進行時所產生的位效果。它是西方複音音樂的特色之一。旋律線與旋律線進行時的水平關係稱為「位」,上旋律線與下旋律線所產生的垂直關係稱為「和聲」,其間還有「音程」,即音與音之距離,這些都是不可分離的原素。位方法可分為一、方向的進行。例如一部向上行的旋律另一部向下行的旋律,或兩聲部平行同時並進。二、節奏的位。例如快的節奏慢的節奏,長的音短的音。三、音程的離與合、疏遠和密集、協合與不協合等,都能產生聽覺上的穩定與不穩定的互動效果。以上是傳統最基本的位法。在近代音樂中,也有一種稱為「空間位」的位法,空間位是以電子音響媒體來控制聲音的...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康謳主編《大陸音樂辭典》民國六十九年。
  「位法」一詞首先出現在一三三六年佛拉特(Petrus Frater)的論文中,其意義原是「點點」(punctus contra punctum),即「音符音符」之意。至一四一二年,在義大利音樂理論家貝德曼第(Prosdocimo de Beldmandi)之引述下,位法進而延伸為「曲調曲調」之意。因此概括而言,位法乃是研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曲調縱橫應的方法,在創作上尤其重視各聲部曲調的獨立、流暢、律動與呼應,它是複調音樂最主要的創作手法。
  按照音樂史的畫分,位法可區分為下面四個時期:
  1.原始位時期(第九世紀至第十五世紀):曲調在結合上先用較單純...
比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色相的性質相反,光度明暗懸殊的兩種顏色。如紅與綠、黃與紫、橙與青等,在視覺效果上具有互補作用,可使各自的特徵更加明顯,或以適當的比例混合兩色,而能產生黑、灰等無彩色的感覺時,則稱此二色為「比色」。也稱為「補色」。
死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死了不能作證。比喻事實真相無法得到澄清、證實。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一下子打死了他,做的個死無證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又道是死無證,見個人死了,就道天大的事完了。」
多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舉時候選人的得票數必須超過有效總票數的一半以上,才能當選。
發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具有足够能量(大於1.02百萬電子伏)的光子和原子核或其他粒子的場起互應作用而同時形成一正、負電子。
  如圖下所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