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1.40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慚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慚愧悔恨。《後漢書.卷二○.祭遵傳》:「吾蒙國厚恩,奉使不稱,微績不立,身死誠慚恨。」《三國演義》第三一回:「劉表聞言,乃叱蔡瑁曰:『吾主意已定,汝勿多言。』蔡瑁慚恨而出。」
地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封的土地。即領地。《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又加惠於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號比儗,亡上下之分。」《北史.卷九六.宕昌傳》:「姓別自為部落,酋師皆有地分,不相統攝,宕昌即其一也。」
一語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言九鼎」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平原君1>已定從2>而歸,歸至於趙3>,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4>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5>,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6>。毛先生以三寸之舌7>,彊8>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注解〕 (1) 平原君:?∼西元前351,名勝,戰國趙武靈王之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2) 從:通「縱」,指合縱,是戰國時蘇秦倡導聯合六國共同抵抗秦國的政策。 (3) 趙:戰國時七雄之一,與韓、魏分晉立...
鐵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城壁極堅固。宋.徐積〈和倪敦復〉詩:「金城不可破,鐵壁不可奪。擇交蓋已定,言志亦已合。」
密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祕密地告諭。《三國演義》第六回:「商議已定,密諭軍士勿得洩漏。」宋.胡舜陟〈奏請慎密兵機疏〉:「臣願陛下密諭將帥嚴飭武備,勿為所誤。」
不留體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合體統,與身分地位或已定的禮儀規範不相符合。《紅樓夢》第六○回:「這麼大年紀,行出來的事總不叫人佩服。……並不留體統,耳朵又軟,心裡又沒有計算。」
失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約、失約。《三國演義》第一一二回:「次日又令人下戰書,責以失期之罪。」《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一言已定,必不失期,明日准造宅上。」
放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出布告使人民按期申告訴訟,其日期常有一定。《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母子商議已定,打聽了放告日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五回:「我到任後,放告的頭一天,便有一個已故鹽商之妾羅魏氏,告他兒子羅榮統的不孝。」
端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詳細切實。《金瓶梅》第六九回:「我猜已定還有底腳裡人兒對哥說;怎得知道這等端切的?有鬼神不測之機!」
成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已定的天命。《書經.召誥》:「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晉.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奉上天之成命,師聖人之遺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