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73.63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原指三國時周瑜用計火攻曹操,一切均已準備妥當,只缺能把火吹向曹營的東風。《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後比喻辦一件事,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缺最後的關鍵條件。《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六六回:「昔日赤壁鏖兵之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今日二位元又欠了西風。」
出奇制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史.卷一五○.劉亨安列傳》:「都元塔海征巴蜀,攻散關,破劍門,出奇制勝,戰功居多。」
扞格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格格不入」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陸九淵〈與徐子宜書〉其二(據《象山全集.卷五》引)婺女之行道經上饒,往往聞說其守令無狀,與臨川大不相遠。既而,聞景明劾罷上饒、南康二守,方喜今時監司乃能有此,差強人意。劉文潛作漕江西,光前絕後,至其湖、廣,乃遠不如在江西時,人才之難如此。某人始至,人甚望之。舊聞先兄稱其議論,意其必不碌碌,乃大不然。明不足以得事之實,而姦黠得以肆其巧;公不足以遂其所知,而權勢得以為之制。自用之果,反害正理。正士見疑,忠言不入,護吏而疾民,陽若不任吏而實陰為所賣。姦猾之謀,無不得逞;賄賂所在,無不如志。聞有一二行遣,形若治吏而偽文詭辭、諂順乞憐者,皆可回其意。下人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如:「遵命」、「奉命」。《左傳.成公十三年》:「寡人以聽命,唯好是求。」
馬首是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襄公十四年》夏,諸侯之大夫從晉侯伐秦,以報櫟之役也。晉侯待于竟,使六卿諸侯之師以進。及涇,不濟。叔向見叔孫穆子,穆子賦〈匏有苦葉〉。叔向退而具舟。魯人、莒人先濟。鄭子蟜見衛北宮懿子,曰:「與人而不固,取惡莫甚焉!若社稷何?」懿子說。二子見諸侯之師,而勸之濟,濟涇而次。秦人毒涇上流,師人多死。鄭司馬子蟜,鄭師以進,師皆從之,至于棫林,不獲成焉。荀偃1>令曰:「雞鳴而駕2>,塞井夷竈3>,唯余馬首是瞻!」 〔注解〕 (1) 荀偃:?∼西元前554,字伯游,春秋時晉國大夫。厲公時為佐上軍,與欒書弒厲公。悼公時將中軍,攻秦伐楚。平公三年,齊伐魯,偃帶兵援魯,敗齊師,卒於歸途。謚獻。 (...
刻不容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緩,拖延。刻不容緩形容情勢十分緊迫,一刻也不容耽擱。《清史稿.卷一○.高宗本紀一》:「乙卯,諭曰:『江南水災地畝涸出,耕種刻不容緩。』」《官場現形記》第五三回:「但是如今這兩件事情,都是刻不容緩的,所以卑府才趕到省裡,來面回大。」
墮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陷於惡道惡事,亦指人品趨於下流。《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他兩個都不願做仙人,願做宰相,以至墮落。」《西遊記》第二九回:「我乃是天蓬元,只因罪犯天條,墮落下世,幸今皈正為僧。」
苦盡甘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糟糠妻三娘接回。三娘被接到劉府中,感嘆道:「受辛懃打罵也甘心,又爭知卻有今日。劉郎豪貴,獨掌九州元,方知是苦盡甘來,自古道果無虛矣。」丈夫離家的十三年,她從未想過自己會有撥雲見日的一天,但仍是苦守寒窯,不曾放棄。話中「苦盡甘來」四字,道盡這段日子裡的一切苦楚。「苦盡甘來」這句成語便是用來指艱難困苦的境遇已經結束,轉而逐步進入佳境。
冀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望、期望。漢.王充《論衡.命義》:「遭命者,行善而得惡,非所冀望。」《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敬瑭在鎮嘗稱疾,每謂病體羸瘠,不堪為,冀望朝廷不生猜忌的意想。」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惡其無成德,是用宣之,以懲不壹12>。』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13>寡人14>。寡人以聽命,唯好是求15>。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其承寧諸侯以退,豈敢徼亂?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諸侯退矣。敢盡布之執事,俾執事實圖利之!」秦桓公既與晉厲公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與楚,欲道以伐晉,諸侯是以睦於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詩經.小雅.小弁》。 (2)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地轄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3) 惡:音ㄨˋ,憎恨、討厭。 (4) 二三其德:形容意志不堅,反覆無常。見「二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