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4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寶石紅釉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壺口沿呈三階漸高邊,形似僧伽,故名。尖流,扁把,把兩端刻如意形飾,一端貼於腹間,一端貼於沿並有突棱豎起與口沿平立。直頸,碩腹,圈足,附寶珠鈕蓋,蓋面三層呈傘狀,一邊有繫孔,一邊凸出與流口密合。器外通體施紅釉,釉色鮮紅並帶類似橘皮上的針孔氣泡眼,口、足、沿邊等出筋處,呈現白邊,內部及底白釉泛青。胎骨勻細,圈足露胎,細膩潔白,間帶鐵質斑點。器無款,底刻乾隆御製詩:「宣德年中製,大和齋裡藏。撫摩欽手澤,吟詠識心傷。潤透硃砂釉,盛宜沆瀣漿。如云僧式,真幻定誰常。」「乾隆乙未仲春御題」鈐印二:「古香」「太璞」。另僧壺座上亦刻有「雍邸清玩」款識,可見其受雍正、乾隆兩位皇帝的賞愛。宣德寶石紅為世所稱,口、足或轉折棱邊常見留一道「燈草邊」白邊,為紅釉普見現象。寶石紅僧壺,深受清宮帝后喜愛,清佚名畫「胤禛妃行樂圖」之四幅中,雍正妃傍的立櫃格上即置有寶石紅僧壺,與其他青銅器、汝官窯等器陳列一起,其珍貴可想而知。
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飾名。或稱「coif」,蘇格蘭地區婦女婚後所戴的緊箍著頭的子,有別於少女的束髮帶(適婚女子用的是絲帶或髮網,把頭髮束起)。新婚女子在婚宴中即得戴上「夫人」跳舞,以表達她的已婚身份。因此,有一首舞蹈詞如此吟道:「夫人!草地上的夫人!」即是形容此飾物在婚宴舞蹈中的重要性。在許多歐洲國家皆有一齣特別的舞蹈,為形容女子戴著代表已婚之飾物跳舞,喬裝勉強嫁作人婦,需向天真的少女時代道別之貌。配合此舞的民歌曾風行一時,具有數種名稱,其中之一為歡慶「五月柱之鄉村舞」。此歌曲為八行詩,詞中插入十二對佳偶之名,這傳統有可能是源於古時儀式舞蹈中的人物名稱。在英格蘭,這些名稱為:「威利」(Willie)和「...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瓜皮形的子。《醒世姻緣傳》第二一回:「徐老娘把小和尚抱到跟前,月白腦塔上邊頂著個瓢子。」
耳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用皮毛製成的二個扁圓形小套。冬天戴在耳上,可以禦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諷刺只重衣裝的世俗。指當世人心澆薄,一般事都只用衣的華麗與否來取人。
德蘭馬;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名。不丹喇嘛舞蹈之一,或稱德蘭馬王之舞。據傳說,該王為不丹西元九世紀時的國王,他是一位暴君。當時,有一位喇嘛,為黑僧院的領導者,決定加以聲討。此位喇嘛喬扮為吟遊詩人,身著黑斗蓬,混入德蘭馬王的宮中,願獻上一場神祕之舞。事實上,此位喇嘛長袍之內藏有弓箭。此舞將盡,乘跪地之際,喇嘛舉弓,向國王出箭。事後,他脫去黑外袍,騎馬朝溪流直奔,溪水刷洗了黑馬的煤灰,喇嘛因此逃過一劫。此故事以舞蹈的方式表演,類似節慶期的神蹟劇。演員為喇嘛或將成為喇嘛的年輕人。不丹舞者循似印度佛教手印〔見 mudra〕的系統來呈現這個故事。喇嘛舞蹈緩慢莊嚴,伴奏的樂器有長形喇叭(約十五呎長)、鈴、海螺殼、鈸、及各式的鼓。...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羅馬尼亞境內薩克遜居民的一種婚禮舞。「Borten」乃指一種花盆式的子,為未婚女子所戴,是用紙板覆以黑色天鵝絨製成。垂下的寬絲帶幾達衣服邊緣,絲帶的顏色,各村都不相同。新娘於婚後便不戴這種閨。婚禮之夜,來賓中的已婚婦女手牽手,而新娘則頭戴閨,由兩位女儐相陪同,來到她們之間;大家形成一個大圓圈來回繞著房間,有時向圓心密集,有時向外擴散;有意無意間,圓圈會打開,當所有的人衝進院裡時,仍然互牽著手。隨即展開一場逗趣的爭奪戰:有一青年男子試圖偷取新娘的閨,而新娘的弟兄、親戚,則嚴加防衛。不過,結果自然總是失去閨。當女儐相領著新娘進入房內,同時,會鄭重地為新娘戴上新的白及面紗,以及銀...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演唱快書、大鼓正式節目前所加唱的小段,主要作為定場之用,內容通常與正式節目無關。
水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手戴的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又稱《象長纓舞》,屬《農樂舞》。朝鮮族民間舞蹈。是以歌舞祈豐收的富有農村生活氣息的舞蹈。舞者頭戴特製的頭盔,上有可以旋繞的長纓,舞時擺動頭部,使長纓在頭頂、身側旋繞飛舞。手中擊打著小鼓,以〈喜鵲步〉跳躍前進,頭上長纓不斷旋繞。表現了朝鮮族勞動人民在勞動之餘、豐收之後的樂觀情緒。
羅雄岩著《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