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0.06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響深遠的計畫或措施。如:「教育工作是百大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往。唐.杜甫〈臘日〉詩:「臘日常暖尚遙,今臘日凍全銷。」唐.韓愈〈酬藍田崔丞立之絰騝見寄〉詩:「京城數尺雪,寒氣倍常。」
2.長期。《文明小史》第三二回:「我曉得春秋兩次賽會,至多不過用掉一二百銀子,可好把這注款子撥到學堂,充為常經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的時候。《宋史.卷三二八.蒲宗孟傳》:「嘗以書抵蘇軾云:『晚學道有所得。』」《三國演義》第四四回:「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雖死無恨矣。」
2.末。宋.歐陽修《六一詩話》:「唐之晚,詩人無復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務以精意相高。」
耳順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六十歲。參見「耳順」條。《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至乎耳順之,履折衝之位,號至將軍。」
不窺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董仲舒長於春秋,景帝時為博士,專心一意治學,三未曾窺視園菜一眼。典出《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比喻治學刻苦專心。漢.王充《論衡.儒增》:「董仲舒讀春秋,專精一思,志不在他,三不窺園菜。」也作「目不窺園」。
聚沙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愛玩泥沙,故稱兒童時期為「聚沙之」。唐.于志寧〈大唐西域記敘〉:「奇開之歲,霞軒月舉;聚沙之,蘭薰桂馥。」
之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拘歲行輩而結交為友。唐.顏真卿〈孫逖文集序〉:「十五時,相國齊公崔日用試土火鑪賦,公雅思遒麗,援翰立成,齊公駭之,約以忘之契。」也作「忘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壯盛的時期。晉.陶淵明〈雜詩〉一二首之一:「盛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力田不如逢,善仕不如遇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致力於農耕,不如逢個好景;善於謀求官職,不如遇個機會。《史記.卷一二五.佞幸傳.序》:「諺曰:『力田不如逢,善仕不如遇合。』固無虛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百歲。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謂百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之間,零落略盡。」南朝梁.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百上壽,既曰徒然。如其誠說,亦以過半。」
2.比喻時間、代的久遠。漢.班固〈西都賦〉:「國藉十世之基,家承百之業。」晉.左思〈詠史詩〉:「韓公淪賣藥,梅生隱市門。百信荏苒,何用苦心魂。」
3.比喻紀衰老。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多病獨登臺。」
4.壽的終點。《東周列國志》第八回:「父在日猶然;若父百之後,豈復能相容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