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5.04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勇楷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正直。《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竊聞故前將軍蕭望之等,皆正無私,欲致大治。」《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招正之士,開公直之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實。《莊子.天地》:「必服恭儉,拔出公之屬,而無阿私,民孰敢不輯。」
烈可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至誠的心意。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五.武后》:「其言雖出悃,然穢語竟入奏章,可乎?」《儒林外史》第四○回:「須得幾位大手筆,撰述一番,各家文集裡傳留下去,也不埋沒了這半生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心順從。《孝經.士章》:「順不失,以事其上。」《晉書.卷六六.陶侃傳》:「陶公機神明鑒似魏武,順勤勞似孔明,陸抗諸人不能及也。」
張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明朝末年延安府(治今陝西膚施縣)人,生卒年不詳。陰謀多智。崇禎年間占據武昌,攻陷成都,僭號稱大西國王,所過之處屠殺慘烈,後為清軍所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耿直,不見諒於人。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三四齣:「只恐孤有功難建,須期個地轉天旋,要使離人再得圓。」
君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國君,報效國家。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濟世安民,君報國,乃是男兒所為。」
言奇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懇的諫言,出眾的計謀。《後漢書.卷二七.王良傳》:「不有言奇謀而取大位,何其往來屑屑不憚煩也?」也作「言嘉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