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2.02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業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職事並認真負責的精神。如:「他風雨無阻,勤奮工作的業精神,深獲上司賞識。」
虔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七、十八世紀間,日耳曼路德教會改革派的主張,反對當時教會內的形式主義及僵化禮儀,重視信仰的內在真實感受,及由此而生的虔態度。主張改良大學中的宗教教育,領袖為斯賓納(Spener)。
若神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神明一樣尊對方。如:「他執政英明,所以百姓對他若神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給出行者的路費或禮物。《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便吩咐門子,於庫房取書儀十兩,送與蘇雨為程,著一名皂隸送蘇二於城隍廟居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生意。宋.朱熹〈跋趙中丞行實〉:「趙公之孝謹醇篤,雖古人猶難之,三復其書,令人起。」《文明小史》第三一回:「聽了趙翰林的話,知道他是個有才學的,不覺肅然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87~1670?)名逢春,秦州人。明末著名的說書人。本姓曹,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休於柳下,改姓柳。曾入左良玉幕府,良玉敗,又遊松江馬提督軍中,終不得志。善說書,使人駐足聆聽,樂而忘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唐徐勣之孫,有勇名,屢從勣征伐,襲英國公爵,坐事貶柳州司馬。後與駱賓王等共討武后,兵敗,為其部下所殺。
廝抬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抬舉,互相恭。《紅樓夢》第七九回:「素日咱們都是廝抬廝的,今日忽然提起這些事來,是什麼意思!」
邕墓誌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西元517年)刻,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在河北省安平縣出土,不久原石即下落不明。今有拓本影印傳世。此誌用筆圓暢,氣質高華,為北魏碑刻之名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瀟灑風流。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太聰明,太思。」元.劉時中〈一枝花.偷傳袖裡情套〉:「一方織恨錦,千縷斷腸絲。用殢色心兒,疊成個齊臻臻合歡桎。女流中忒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