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瘋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狂亂、無節制的。如:「一到百貨公司大減價促銷期間,消費者就瘋狂採購商品。」
練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  對新學得的訊息給予密集練習,直到完全學會為止,這種方式稱為集中練習。如果每天練習一點,但練習的期間拉得比較長,這種方式就稱為分散練習。集中練習比較好呢?還是分散練習?集中練習會使人在學習之初很快有收穫。但是對大部分的學習而言,分散練習較有助於保留,即使每次都只用短暫的時間。這在事實的學習方面特別明顯。例如,在考試的前一個晚上死K許多事實性的訊息,也許可以讓你考試及格,但是這些訊息可能並未穩固融入你的長期記憶。分散練習可以大大提升所有訊息和技能的長期保留。這就是家庭作業的主要目的:讓兒童能夠用比較長的時間來練習新學到...
跳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這項童玩一直被延傳下來。明清兩朝,跳百索遊戲多在正月十五日左右舉行。清代《樂陵縣志》載:「元宵期間,女子以跳繩為戲,名曰跳百索。」清代出版的《有益遊戲圖說》一書中,稱跳繩為“繩飛”,大概是由於繩子來回轉動,像是在空中飛動,所以得名。清代兒童跳百索,經常用有節奏的歌謠加以伴唱,娛樂性很強。到了今天,孩童們玩這種遊戲,已不限於在元宵節,「跳百索」也改口叫跳繩了。
楊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楊逵(1905-1985),本名楊貴,日據時代到戰後這段期間的台灣現代文學作家,人稱是台灣文壇「壓不扁的玫瑰」。從日據時期開始發表作品,到民國七十四年去世,一生寫作不輟,作品種類多元而豐富。青年時期參加日治時代農民運動,是文化運動的戰將,也是一位把農民、勞工運動的目標,經由文學作品去宣揚、討論的實用文學主義者,同時又是勇於將文學作品中的理想,在現實中去追求實踐的行動派作家。 寫作風格:楊逵留學日本後,熱衷農民運動、社會運動,由於在台灣從事社運受挫折,又因小說作品〈送報伕〉得到東京文學評論小說獎第二獎的鼓勵,於是轉...
感覺動作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感覺動作期1.1 由來1.2 定義1.3 物體永存1.4 參考書目 感覺動作期 由來為皮亞傑的認知發展中最初的一個階段,主要在描述剛出生嬰兒的歷程,大約是一出生到兩歲期間。 定義在感覺運動期,嬰兒賴以吸收外界知識的基礎,主要是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與手的動作。註1此時期的嬰兒具有一些天生的反射動作,其對於外界的刺激都會有一反應,而這就是所謂的反射動作,並且藉由這些反射來認識外在事物,進而形成基模的產生,例如當用手靠近嬰兒的嘴巴時,他們可能會吸允,把手放在他的手心上,就有握緊我或是推擠的動作出現,而這些行為就是此時...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不久就會回來,為何還要「愁嘆於崔氏之側」?張生分明是早已知道自己這一去不會再回來了。在兩人分開的期間,他竟將鶯鶯寫給他的信給朋友們看,更可見其自命風流倜儻、炫耀鶯鶯之愛及負心薄悻之本性。而到最後張生還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貴,乘寵嬌,不為雲,為雨,則為蛟,為螭,吾不知其變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一女子敗之。潰其眾,屠其身,至今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所謂「忍情」,即是「忍心之情」,亦是「殘忍之情」!鶯鶯之癡情若此,張...
直接教學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新教授。6. 提供獨立練習。讓學生將新學到的東西自行運用,如自習課的作業、合作團體或家庭作業。自習期間成功的比例必須要有約95%。這表示學生經由簡報及引導練習後必須對實際的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而給學生的任務也不能太過困難。重點是學生必須練習再練習,直到技能已經過量的被學習而成自動性動作-直到學生能充滿信心為止。7. 每週和每月的檢視。將需要加強的學習和需要檢視的項目列為家庭作業。經常施以測驗,並針對測驗結果不理想的項目再教一次。(註2) 關鍵字中文:直接教學方法英文: direct instruction 參考書目註1...
另當別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不同或特殊的情況做考量和判斷。如:「請同學不要在考試期間請假,若有重大事故,自應另當別論。」
叢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叢密的樹林。如:「越戰期間,越共善用叢林戰術,使得美軍傷亡慘重。」
消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注意指導語,善用規則。5. 在每次行為後都有增強的持續增強,消弱其行為的效果最好。6. 在消弱期間,行為變少前,可能會增加,這稱為削弱激增。因此不應為此而中斷消弱,持續執行消弱才能達成原先設定的目標。7. 在消弱自傷行為的研究中,單獨使用消弱為介入策略時,幾乎有一半的個案會出現攻擊行為。8. 消弱行為可能在一段時間後重新出現。 缺點1. 越不清楚消弱原則的人,越會在沒有覺察的情況下運用消弱原則在其親朋好友的善意行為上,最終減少了善意行為。2. 當教師或是心理師等運用行為改變的知識努力幫助並消各體時,可能會其他被不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