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飄泊、沒有固定的居所。宋.蘇軾〈芙蓉城〉詩:「此生浪隨蒼溟,偶然相值兩浮萍。」
2.指放浪、放縱。唐.李渤〈喜弟淑再至為長歌〉:「嗟余浪心最狂,十年學劍逢時康。」
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成材、不成氣候。《水滸後傳》第一三回:「莫說這個不入的小人,就是趙官家觸犯了老爺,也喫我一頓拳頭!」
2.比喻未達到一定的水準,統稱為「不入」。也作「未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於潮汐漲落所產生的海水動現象。
2.時事、人情與社會風氣等的傾向。如:「追求自由、民主與人權是二十世紀的時代潮。」
贊助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贊助性動與競爭性動(contest mobility)兩個名詞,是以教育選擇策略的種類來區分教育制度的特諾(R.H. Turner)在一九五八年所提出的概念。
  根據特諾的看法,任何社會均有其獨特的民俗規範。不同社會的,民俗規範差異極大,因此各個社會用以控制社會的方式也有極大的出入。特諾在比較英、美兩國教育選擇的過程後,將社會陞遷的模式分為兩大類:即贊助性動及競爭性動;以一九五○年代末期英國的教育制度為贊助性動的代表,以美國的教育制度為競爭性動的範例。
  所謂贊助性動,是指個人獲得某種社會地位,例如加入私人俱樂部,須先得到其他會員的贊助。此種制度最大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血。《禮記.內則》:「父母怒不說而撻之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三國演義》第二九回:「被劍斫入腦袋,七竅血而死。」
2.指爭戰殺戮等造成人員的受傷血或死亡。如:「血事件」。《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血。」《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及巫蠱事起,京師血,僵尸數萬。」
3.引申為辛勞。如:「我們祖先曾在這塊土地上,開墾拓荒,汗。」
納諫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心接受諫言,從善如。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三折:「豁達大度,納諫如,為㣿宗而罷刑肉。」
倒背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文章倒著背誦,仍然能像水一樣的順暢。比喻將書或詩文讀得滾瓜爛熟。如:「說起唐詩三百首,他簡直是倒背如。」
人往高處去,水往低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人總要努力進取。如:「俗話說:『人往高處去,水往低處。』我立志要在三年內升主管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亡逃竄。如:「一聽到政府軍打來了,這些烏合之眾馬上四處竄。」《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武三思擅權,法善時常察聽妖祥,保護中宗,相王及玄宗,大為三思所忌,竄南海。」
2.因犯罪而放逐到偏遠地方。《北史.卷九五.蠻列傳》:「誕時年數歲,竄大陽蠻中,遂習其俗。」《大宋宣和遺事.貞集》:「見竄者,更不復敘。」
源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的源頭清澈,下游的水也就清淨。語本《荀子.君道》:「故械數者,治之也,非治之原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數,君子養原,原清則清,原濁則濁。」比喻事物的良好開端,連帶的使發展與結局也有好的結果;或比喻身居高位的人清正,其屬下也自清正。《韓詩外傳》卷五:「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清,源濁則濁。」也作「源清潔」、「源清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